练建安《药砚》入选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词之为体的双重价值
“诗言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一个传统的观念。就《诗经》而言,它在古代诸侯外交中是被用来“言志”的,这就赋予了《诗经》以神圣的光环。“言志”的功能与古代诗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共同铸就了诗歌的严肃面目。综观历代诗歌,伟大的诗人无不以胸襟和抱负而彪炳千秋,如屈原用诗歌歌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君主的忠贞,杜甫用诗歌抒发兼济天下的博爱精神,李白用诗歌表达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与诗相比,词就轻松得多。它是用来助兴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轻松、愉快、悦人的。再加上歌妓的女性身份,更使词有一种软媚的情态。如身为一朝重臣的欧阳修,在作诗与作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不单单是其人格分裂使然,也是诗与词两诗体的不同体性造成的。词的这种娱乐性的天职,使得欧阳修等词人在作词时可以抛却思想内容方面的顾忌,而专注于艺术技巧的锤炼。从史的角度来看,词的思想性的发展是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的。宋代的词选大多数反映了这种倾向,这是由其娱乐价值所决定的。
然而,任何文学样式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词亦然。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渐趋激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词来抒写这种民族激情,爱国词人大量涌现。爱国词篇放射出耀眼光芒,使得选词者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于是《花庵词选》以比较新的面目在词坛上出现了。在《花庵词选》中,辛弃疾一人就入选四十三首。他那些被张炎等认为“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的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作,纷纷入选。这表明了爱国词的地位得到了词坛的承认,一部分词论家已经开始重视词的思想性了。黄昇介绍张元幹时,特别指出:“绍兴戊午之和,胡澹庵上书乞斩时相,坐谪新州。仲宗以词送行,后并得罪。”并全录了他送胡铨、寄李纲的两首《贺新郎》。黄昇评论吴激在金国所作的两首感怀故国的词《春从天上来》《青衫湿》时说:“右二曲皆精妙凄惋,惜无人拈出,今录入选,必有能知其味者。”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他重视作者人品、重视词的思想内容、认识到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清人焦循曾针对朱彝尊等人一味抬高《绝妙好词》而压低《花庵词选》的言论大发感慨:“周密《绝妙好词》所选,皆同于已者,一味轻柔润腻而已。黄玉林《花庵绝妙词选》,不名一家。其中如刘克庄诸作,磊落抑塞,真气百倍,非白石、玉田辈所能到。可知南宋人词,不尽草窗一派也。”到了宋元之际,偏重艺术性和兼重思想性两种倾向又糅合而生出了一部奇特的《乐府补题》。这部词集,从思想内容看,有学者认为是为元僧杨琏真迦发掘宋陵而作,抒发着遗民亡国的哀思;而从艺术风格看,则又是雕琢章句、用典使事。它回环曲折地吐露着某种不敢直言的感情,正如朱彝尊所言:“身世之感,别有凄然言外者。”这比之南宋初年咏物词选《梅苑》算是更进了一步。
总之,宋代词体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不仅仅被当作娱宾遣兴、应宴佐欢之具,还被当作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诗体来看待,从而取得了兼具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效用。
(选自丁放等《宋元明词选研究》,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诗的严肃面目相比,词是用来助兴的,并且它是轻松、愉快、悦人的,因而词有一种软媚的情态。
B.从史的角度看,宋词的娱乐价值决定了词的思想性发展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词选都反映了这种倾向。
C.南宋时期,因为爱国词的地位得到提高,使得词选者也不得不选择重视思想性的词,这也催生爱国词人及词篇大量出现。
D.《乐府补题》回环曲折地吐露着某种不敢直言的情感,相比南宋初年的咏物词选《梅苑》算是更进了一步。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体论证了宋代词体文学在时代变化过程中渐渐取得了兼具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效用。
B.第一段作者举屈原、杜甫、李白诗歌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伟大的诗人都是以胸襟和抱负而彪炳千秋的。
C.第二段黄昇评论吴激在金国所作的两首感怀故国的词的言论,说明他认识到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D.作者对《乐府补题》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的评论,重点论述了编者偏重艺术性和兼重思想性的特点,逐层深入,有说服力。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等词人作词时能抛却思想内容方面的顾忌,而专注于艺术技巧的锤炼,表明北宋时词的创作要比诗歌轻松愉悦得多。
B.在清人焦循看来,朱彝尊等人一味抬高《绝妙好词》而压低《花庵词选》,是因为《绝妙好词》所选重视作品的思想性。
C.黄玉林《花庵绝妙词选》,选了些“磊落抑塞,真气百倍”的作品,说明南宋人词中有重视作品思想的内容。
D.宋代词体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单被当作娱乐之具,还被当作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诗体来看待,可见词这种文学样式在创作上也会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中石先生的新著《文化漫谭》(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包括两大部分、 十六个篇章,概括了他对文化问题的一些思考。书中说:“用‘美好和谐’ 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这大体反映出先生在文化方面的坚定主张,书中内容正是这个主张的具体阐释。
中石先生博涉淹贯,在很多领城都有深厚造诣。他的书法蜚声海内外,国画曾得到齐白石夫子的指授,京剧表演则是奚派老生的嫡传。《文化漫谭》的一部分素材正是源于先生在书法、国画、戏曲等方面的经验和识见。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都是先生文化耕耘的传神写照。先生游心艺文,是为了澡身浴德,根本指归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文化理想。
《文化漫谭》非常重视宏观文化领城的系统与层次问题。先生指出,教育“关系到文化的承传问题”。因此,书中很多内容从教育切入,探讨对于各门学科都至为关键的“学”与“创”问题。先生高度评价理工农医各方面科技成就对文化发展的意义,他和很多科学界的朋友有广泛交流。《文化漫谭》采撷了一些理工领城的素材来说明文化问题,深入透彻,令人折服。
《文化漫谭》关注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提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何才能协调,而又如何就会碰撞呢?”为此,书中用很大篇幅探讨人生的“穷”“通”等问题,揭示人和人的相处关系中一些不可改变的法则和规律。书中列举的某些事例、 现象甚至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而经过先生透彻的剖断,芥微寻常之事竟然能焕发出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真可谓“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中石先生丰富的学养使《文化漫谭》能够取精用弘。他以儒家的文化原则和理想为本根,而能兼摄道家、释家的智慧,含英咀华,和合圆融,游刃有余地对人类文化进行一种散点透视式的观照。而先生提醒我们不要拘牵于文化的枝节问题,他希望能够以简驭繁,对人类文化进行宏观把握。所以,他以严密的逻辑方法处理文化素材,由此获得高级的理性认识,抽取纷繁复杂的是非得失背后的文化理念,归纳核心的价值观以及与之适应的方法论。
在该书引言中,中石先生特别说明:《文化漫谭》是要阐述个人的一些思考,“不敢自是,希望引发一些课题,可以得到方家的救正,以便在认识上得到一些提高”。我们在阅读《文化漫谭》之后,都由衷赞叹这位八秩老人活泼的思维以及他对于文化研究的热忱。
总之,《文化漫谭》折射出欧阳中石先生在文化问题上的坚定心志和砥砺德行的文化实践,这样一本有感而发的著述,必将在敦崇教化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
(摘编自何学森《固志敦修 兴文崇化——欧阳中石〈文化漫谭〉导读》,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漫谭》中一些素材正是来源于欧阳中石先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大量积累、实践,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选取的是他文化耕耘的作品。
B.《文化漫谭》在探讨复杂社会关系时,用了大量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的事例、现象,体现了欧阳中石先生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
C.《文化漫谭》很多内容从教育切入,探讨对于各门学科都至为关键的“学”与“创”问题,体现欧阳中石先生对文化的承传问题的思考。
D.《文化漫谭》一书取精用弘,源于欧阳中石先生含英咀华,和合圆融,兼摄儒家和道家、释家智慧,游刃有余地透视观照人类文化。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不仅介绍了《文化漫谭》的作者的学术背景,还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书中的内容。
B.文章在评价《文化漫谭》时使用“一些”“大体”等说法,体现了作者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C.文章引用了《文化漫谭》作者欧阳中石先生的原话,使得作者对书本的评价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
D.文章开篇指出《文化漫谭》一书是基于欧阳中石先生对文化的思考而成书,从而引出后文评述。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阅读《文化漫谭》,读者既可以感受到欧阳中石先生广博的文化积淀,又可以了解他对我国文化历史不断进行深人剖析的精神历程。
B.《文化漫谭》的作者重视宏观把握人类文化问题,在探讨宏观的文化问题时,他又能以严密的逻辑方法从小处分析,以小见大。
C.有人评价《文化漫谭》一书“有睿智而深邃的求索和凝练而透彻的论断”,作者有“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与本文的观点相互契合。
D.《文化漫谭》一书用“漫谭”二字命名,体现出欧阳中石先生对文化问题的思考,此处的“谭”字与《天方夜谭》中的“谭”字意思相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曾祖仁本,仕为礼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承卒,遂代之。召还,阖门不与人交。贞元中,咸安公主降回纯,诏关播为使,而憬以御史中丞副之。向时使者多私贵,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使未还,尚书左承缺,帝曰:“赵憬堪此。”考功岁终,请如至德故事课殿最,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请降考。校考使刘滋谓憬知过,更以考升。窦参当国,欲抑为刺史,帝不许。参罢,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陆贽同辅政。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时杜黄裳遭阉人谗诋,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憬救护申解,皆得免。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帝皆然之,下诏褒誉。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赠太子太傅,谥曰贞宪。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营产。其镇湖南也,令孤峘、崔儆并为部刺史,不守法,憬以正弹治之,皆遣客暴憬失于朝。及为相,乃擢儆自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峘方贬衢州别驾,引为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选自《新唐书赵憬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B.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C.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D.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品,文中指官员的某个等级。古代把主要官职分为九等,从最高一品到最低九品。
B. 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唐朝时,与唐频繁通使,经济文化关系密切。
C. 赠,文中指赠官。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先辈追封官爵。
D. 家庙,即祖庙,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古代的普通家庭和有官爵者都建有家庙。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憬精通治理。他精通为政之道,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选贤、节用等,经常向皇帝进言,得到皇帝的嘉奖。
B. 赵憬遭到排挤,愤愤不平。窦参想把赵憬贬为刺史。皇帝没有答应,赵憬与陆贽共事,陆贽比较强势。把赵憬调职,赵憬感到不平,多次称病。
C. 赵憬深得信任,考绩优良。他被皇帝点名担任要职;年终评定考核等级,他因有贪污嫌疑,请求降级,但有关官员还是提升了他的考核等级。
D. 赵憬清廉节俭,为人宽容。他身居高位,但不讲求排场,不置产业,他跟令孤峘、崔儆有过节,后来却不顾前嫌,先后提拔了这两个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
(2)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写作时间和诗人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 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诗人漂泊在外的状态。
B.“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观看西边雪岭的日落,与首句中“秋尽东行且未回”相照应,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C.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诗人感时自叹,感事抒情,情感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D.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运用典故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7.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以“阅读成就梦想,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阅读交流活动,请你从以下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人,用“____________,你让我懂得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经典人物。要求:所写内容必须与所选人物要相符,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贝多芬 桑迪亚哥 苏轼 鲁迅 烛之武
四、写作(60分)
19.根据要求写作。
选择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也许意味着出成果慢、受关注度低、没“钱途”……而强化基础学科有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技术难题,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育部2020年起实施“强基计划”,重视高校基础学科的招生和建设。
其实,不止教育和科学研究,其他领域乃至个人也要考虑强化基础的问题。
请以“说强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①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②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③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与诗的严肃面目相比,词是用来助兴的,并且它是轻松、愉快、悦人的”错误,第一段说的是“它是用来助兴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轻松、愉快、悦人的”,由此可知,“用来助兴”和“轻松、愉快、悦人”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因而”错误,原因概括不全,“词有软媚的情态”的原因不仅仅是“助兴”“轻松、愉快、悦人”,还有“歌妓的女性身份”。
B项,“从史的角度看,宋词的娱乐价值决定了词的思想性发展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错误,娱乐价值只能决定“宋代的词选特征”;“词选都反映了这种倾向”错误,文中第一段说的应为“大多数反映了这种倾向”。
C项,“因为爱国词的地位得到提高,使得词选者也不得不选择重视思想性的词,这也催生爱国词人及词篇大量出现”错误,选项因果倒置。第二段说的是“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渐趋激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词来抒写这种民族激情,爱国词人大量涌现。爱国词篇放射出耀眼光芒,使得选词者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这表明了爱国词的地位得到了词坛的承认,一部分词论家已经开始重视词的思想性了”。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重点论述了编者偏重艺术性和兼重思想性的特点,逐层深入,有说服力”错误,并非逐层深入,从文章第二段“这部词集,从思想内容……;从艺术风格……”可知,这是并列关系;而且并非是作者的观点,而是有些学者的观点。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是因为《绝妙好词》所选重视作品的思想性”错误,从第二段来看,应该是因为《绝妙好词》所选的是“轻柔润腻”作品。
故选B。
【点睛】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选取的是先生文化耕耘的作品”于文无据,原文是“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都是先生文化耕耘的传神写照”。
B项,“用了大量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的事例、现象”中“大量”错误,原文只是说书中列举了某些事例、 现象甚至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选项中“体现欧阳中石先生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不准确,原文是“经过先生透彻的剖断,芥微寻常之事竟然能焕发出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
D项,“兼摄儒家和道家、释家的智慧”错误,由第五段可知,原文为“他以儒家的文化原则和理想为本根,而能兼摄道家、释家的智慧”,原文有轻重之分,以儒家为本根,而不是兼摄三家。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A项,“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书中的内容”错误,文章从文化领域、文化建构和取精用弘三个方面介绍《文化漫谭》,无法断定这三个方面是否涵盖整本书写作内容。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并分析信息的能力。
A项,“了解他对我国文化历史不断进行深入剖析的精神历程”错误,“文化历史”与“精神历程”于文无据。
故选A。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BD项,“贽”指“陆贽”,作“极言其奸”的主语,“言”为谓语,“其奸”为宾语,意思是“陆贽极力陈说裴延龄的邪恶”,意思独立,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C项,“遂罢贽”中,“遂”表示结果,之前断开,排除C项。
再结合本句大概意思“当初,陆贽约好赵憬一起除掉裴延龄,等到奏对时,陆贽极力陈说裴延龄的邪恶,皇帝变了脸色,赵憬不帮他说话,于是罢免了陆贽,赵憬于是开始执掌政权”,句子可以断开为: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古代的普通家庭和有官爵者都建有家庙”错误,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
故选D。
【12x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项,“他因有贪污嫌疑”错误,原文“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请降考”,意思是“赵憬说自己推荐果州刺史韦证,因为贪污废黜,请求降低自己考核等级”,可知他推荐了果州刺史韦证,韦证因贪污被废黜。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荐饥”,连年灾荒;“褐衣”,平民;“杀”,简化;“士林”,文人士大夫。(2)中“其”,代词,他的,指赵憬的;“息”,儿子;“上”,呈上;“卒”,死;“悼惜”,悼念怜惜;“之”,代词他,代指赵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他的曾祖父叫赵仁本,做官担任礼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赵憬志行高洁,不炫耀自己。宝应年间,朝廷正营造泰、建二陵,用度很大,另外吐蓄侵犯边境,天下连年歉收,赵憬用平民身份上书,请求简化礼仪从简行事,士人们赞美他。湖南观察使李承上表让赵憬担任自己的副使。李承去世,于是赵憬代替他。后来被召回京城,他闭门不与人交往。贞元年间,咸安公主下嫁回纥,皇帝下诏令关播为使臣,并命赵憬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做副使。从前使者多携带私物,用来买马谋求利润收入,只有赵憬不这样。出使还没有回来,尚书左丞的位子空缺,皇帝说:“赵憬可以担任这个职位。”于是就任命他。年终时考核官员请示,请按至德旧例考核政绩优劣,赵憬说自己推荐果州刺史韦证,因为贪污废黜,请求降低自己的考核等级。校考使刘滋认为赵憬知道自己的过错,更提高了他的考核等级。窦参执掌政权,想要把赵憬贬为刺史,皇帝不答应。窦参被罢免后,赵憬被提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陆贽一同辅政。陆贽在裁决政事时很少谦让,又将赵憬改为门下侍郎,赵憬因此内心不平。自称不能胜任官职,多次称病。当时杜黄裳遭到宦官的低毁,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诬陷排斥,形势很危险,赵憬救助他们,为其辩解,后来全部获免。当初,陆贽约好赵憬一起除掉裴延龄,等到奏对时,陆贽极力陈说裴延龄的邪恶,皇帝变了脸色,赵憬不帮他说话,于是罢免了陆贽,赵憬于是开始执掌政权。赵憬精通治国之道,常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选用贤才、节约开支、减轻赋税、宽缓刑罚,恳切地向天子陈说这些。皇帝都同意了,并下诏褒奖。辅佐朝政五年,去世,终年六十一岁。他的儿子呈上他去世前留下的奏章草稿,皇帝悼念怜惜他。赠太子太傅,谥号为贞宪。赵憬生性清廉节俭,位至宰相,而府第中的童仆还如同儒学先生之家的。得到傣禄,先修建家庙,而始终不置办家产。他镇守湖南时,令孤峘、崔儆并都在辖区内担任刺史,不遵守法度,赵憬依法批评处置他们,他们都派遣门客到朝廷揭发赵憬的过失。等到他担任宰相,又将崔儆从大理卿提拔为尚书右丞,令孤峘正被贬任衡州别驾,赵憬又引荐他为吉州刺史,人们都认为赵憬为人贤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错误,尾联“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是直接抒情,直接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结合诗歌标题、作者、注释以及诗歌内容来体会诗人情感。
从诗歌标题来看,“秋尽”交代时令,这是秋末,即将入冬,这也暗示考生,诗人的情感可能是低落的;从作者和注释来看,“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交代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境遇,“投奔严武”,结果“严武被召回京”,这就暗示诗人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入蜀投奔严武”“遇到叛乱,滞留”等信息表明诗人漂泊在外,自然可能会有对家乡、家人的思念,也可能会有羁旅在外的孤独寂寞。
从诗歌内容来看,这首诗歌四联八句,前四句呼应标题“秋尽”,主要写秋日景事,“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意思是“已到秋末时节,然而我这一次东行却依然无法回归。我那简陋的茅舍依然在少城的角落里孤单地等我回去,真是令人怅然。家中东篱边的菊花已应枯萎凋落,我漂泊江湖,虽遇贵人,却依然无法实现抱负”,“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结合注释二对“袁绍杯”的介绍来看,诗人其实是借用这个典故来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诗歌后四句主要感时而自叹,“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意思是“独看雪岭落日,剑门阻隔,我这北来之人无法通行。我万里漂泊,长时间作客他乡,到何日才能得偿所愿,一展胸怀”,独看落日,“长为客”,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诗人的孤独寂寞,而“何时得好开”又能感受到诗人的的一种期待;“剑门犹阻北人来”和注释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北人”既指回京北去的严武,也指北边的亲友,因为战乱阻隔,这人亲友不知何时才能南来,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
【16题详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师不必贤于弟子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4).謇朝谇而夕替 (5).风急天高猿啸哀 (6).渚清沙白鸟飞回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姱、鞿羁兮、謇、谇、猿、啸、渚清。
【17题详解】B[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语气停顿。A项,表示解释说明;B项,表示语气停顿;C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项,表示补充说明。]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解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解答时,定位原文语句,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进行赏析即可。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解析]“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将“我”的心理状态用两个短句展示出来,强调了“我”的心满意足,且原句的结构更加简洁有力,适合用在文章的结尾,干净利落。
【18题详解】答案示例:苏轼,你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豪放旷达。在无数次的被贬面前,你毫不畏惧;在荒凉的贬谪之地,你恬然自安;在友人动情的劝说下,你不为所动。你是精神的英雄,是生活的强者!
鲁迅,你让我懂得了民族责任、追求进步。你敢于以笔为旗向落后的旧制度呐喊,你饱含一颗同情弱小的赤子之心,敢于写批判文章、编进步刊物。你是奋飞的雏鹰,在努力挣破那狭小的牢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以下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人,用‘……,你让我懂得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经典人物”“将选择的人物填写在横线上,然后再作答;所写内容必须与人物相符,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然后从备选的五人中选取一位自己非常熟悉的,回忆该人物所作的事情以及在做事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最后拟写的时候要根据要求使用两种修辞。如贝多芬,考生可以抓住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进行拟写,可以列举他在与身体的抗争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展现;如桑地亚哥,考生可以展示他硬汉的精神,如勇敢无畏、乐观自信等,可以列举他与大海、鲨鱼、大马林鱼的抗争来展现;如苏轼,可以围绕他历经乌台诗案的一系列贬谪却依然豁达昂扬来写;如鲁迅,可以围绕他的战斗精神来写;如烛之武,可以围绕他的胆量、辩采、谋来谈。
【19题详解】例文:
说强基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告诉我们,要强化好基础。
人们想要建造高楼,一定要打好地基,这样高楼才不会倒塌;树木想要成为参天大树,其根部必须深扎在泥土里,这样才能抵御暴风雨分侵袭;你想要写一手好文章,就一定要从最基本的积累素材开始,这样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强化基础,才能通向成功之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参加过三次高考,但在前两次考试中,英语都成为他拖后腿的科目。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只有三十几分。之后,他开始重视基础,从英语单词开始抓起,一步步脚踏实地学习。第二年高考,他的英语成绩有了进步,但是还没能及格。第三年,他愈发努力攻克难题,不轻视任何一个基础知识点,最终取得了令他满意的成绩,继而有了今天的新东方。强化好基础,你才不会在题海中迷失自己,你才能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奥妙。
强化基础,才能采摘胜利的果实。古代诗人能创作出华美的诗篇,必定有扎实的文字基础,才能有感而发,恰到好处地形容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抱负。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然自得,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惬意,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基于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文字功底。面对美景我们有时候也想抒发内心的赞美慨叹之情,可是我们却会常常陷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恼。可见,强化好基础才能让情感的迸发携带者文字的优美,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
强化基础,才能攀登人生高峰,成就不朽伟业。牛顿从小善于观察生活,夯实基础,从而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王羲之从小坚持勤奋练习书法,横、折、弯、钩一笔一划牢牢打好基础,才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朗朗每天坚持练琴数小时,甚至忘记吃饭睡觉,坚实的基础帮助他迅速成为世人瞩目的钢琴家。
良好的基础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牢固的基础需要我们每天积累,只有稳扎稳打,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题目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材料第一段谈强化基础学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出“强基计划”,意在引导考生未来专业选择上,不畏出成果慢、受关注度低、没“钱途”的基础学科,择业要和国家未来建设需求相结合,做到心中有家,也有国。
第二段把强基引申到其他领域和个人,这就扩展了选材的范围,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论述时可以结合个人或某些个领域进行说明,单谈强基的意义及重要性。
题目“说强基”,涵盖了材料中的两个切入点,选哪一个都可以。只要联系强化基础即可。议论文写作要注意观点的鲜明,逻辑的强大和选材的精当。
【立意】选择基础学科,服务国家建设;
基础学科支撑着国家发展的大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础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素材】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就是根本,根深才可以枝繁叶茂。古往今来,世界上有哪些名人不是从最基础开始学习的?又有哪个人是与生俱来就什么都会的呢?他们都是从最基础开始,经过努力,不断练习,不断思考,最后功到自然成,实现了人生价值。(精彩片段)
打好基础,铸就辉煌。基础的稳固,才能使你爬上更高的梯子,一座座摩天大楼,送入云端,我们只看到他的高耸,却很少知道它基础的深度和坚固程度。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好的基础,哪来的勇气与自信在台上表不经演的高难度杂技?曾经的中国飞人——世界短跑冠军刘翔,如今已不见人们再度为他为荣了,相反有些人甚至对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耿耿于怀。伤病是运动员在所难免,至今刘翔依然是在努力康复,刘翔的基本功十分扎实,换来的成功人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用汗水打下的基础注定告诉我们,飞人刘翔还没有倒下,依然能创造辉煌。(精彩片段)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在教育。我们只有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祖国“金碧辉煌”的四化大厦才能早日矗立在世界东方。(精彩片段)
周国平先生曾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诚如斯言,文化不是空中阁楼,它需要我们传承土壤的滋养。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中国古建筑辗转奔波,大国工匠为修复文物半生坚守,网红博主李子柒一双素手点染田间烟火……传承代代接力,文化方能不息。钟芳蓉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她所坚守的敦煌研究事业难道是热门工作吗?在保护中国古代文化、为时代发展注入文化灵魂方面,她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让大众熟知了故宫文物修缮这样一份小众工作,他们为文物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守卫海岛数十年如一日的战士,同样为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