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三语文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40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三语文试卷(全)


360截图20240711181111355.jpg360截图20240711181131763.jpg360截图20240711181313756.jpg

2019-2020学年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4. 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诗词成为我们首选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 唐宋诗词体现的普通人价值观,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 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 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凡是能写出第一等真诗的诗人,他必然有第一等襟抱,也必然有第一等学识。

B. 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

C. 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

D. 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

6.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 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 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

D. 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7.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俺是一棵老柳

李木生

总觉有根,能往土里扎,不然怎么就叫木生?莫名地凡树都亲,哪怕在国外,又不用翻译,一下子就能与树熟知起来、情动起来、交流起来,流连忘返。哪怕是一根斜临于水面的枯木,也会驻足寻思它的前生今世,怜惜得不行。有些树,高大得仰视也不能尽观,就会围着树细细打量,仿佛面对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还不能尽兴,又会俯下身子久久地看它贴在地上的树影。哪怕是荒原上一株孤单的荆棘,低矮在脚踝处,照样能看出它无尽的好来,让心柔软得如融雪一般。好多年前,在孔子的尼山,见过好多裸露着粗根的柏树,会担心大风或急雨时,吃力的根受不了,让树遭难。至今,还会在梦里遇到它们,正一锹一锹地为它们培土。

我的前世或者就是一棵树。如果是,会是一棵什么树呢?

有朋友说我是棵岩柏。想想,岩柏的孤独与岩柏的冷峭,我都不能达到。自己思量,我就是一棵柳树吧,一棵长在荒野上的老柳。

柳有草性,多,还随和,有点土就能成活。虽然还叫杨柳,其实哪有杨树的直捋与华美?白生生的杨树,还有巴掌大的叶,夏日里能在风里唱好多的歌。柳树自知粗陋,放任着糙还黑的身子,也不管是道旁沟边,只是随形就势、不分正斜地生长。实诚处世,倒不实憨,虽不能歌,却也自性自在地细语,窃窃地。当然不会有凤栖凰居,倒是与老鸹麻雀打成一片,任由它们落脚,造窝,生儿育女。其实柳树并不只是细语,中年以后,遇到强横的风,也会呜呜地叫着愤怒与悲伤。不像杨树多在风和日丽时哗哗啦啦地唱赞歌。

童年的时光多是艰辛与苦楚,饥饿伴随着没头没尾的运动,有时会绝望到看不到一点出路。稀薄的温暖与欢乐里,总会有柳树的影子。穷日子最怕严冬,柳树通人性般年年干枯了一些枝条,被风摇落,再被村上的小小子小妮子抢到手,就成了灶下最好的烧柴。我们这些冻得鼻涕老长的小小子,还会有一根或榆林或枣木的把棍子,瞄准了柳树上稍稍粗点的干被投掷,我们叫投干棒。有时一个干枝,需要投掷十数下才能将其砸下来。熬过了寒冬,柳树又会早早地见芽,在仍然寒冷肃杀里悄悄地让枝条变青、发芽。等到阳光真的有了暖和的意思,柳花就或黄或绿一串串地开了。我们这些小小子,又会折下一段粗一点的柳枝,捏捏拧拧,等到皮与干分离,将白生生、湿漉漉的干抽出,青青的皮便如蛇蜕般独立。欣喜着将皮的一头捏扁,用指甲轻轻地刮起一点浮皮,像唢呐扁扁的哨嘴子,就可以吹出亮亮的绿莹莹的声音来。

柳树随和,枝条最柔,依风摇摆间,就用朴实的情意将一冬的冷峭熨抚得软绵欣然。它的花与芽,比迎春还早,一树树的嫩黄浅绿,薄雾般、梦幻般、轻纱般地飞舞于寒冷里,让阳光、让细雨,都饱含了诗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留之间,载承了多少人间挚诚的情怀。灞桥两岸,依依的杨柳,是否还有或浓或淡的古意?

平凡而又似乎柔弱的柳树,当然从不入名贵的行列,便如野草一般,常常地经受折擗与砍伐。但是柳树似乎不怕,刀斧之后,它却不死,从容地迎候春天。哪有没有春天的世道?春天一到,就在那些刀斧肆虐处,便有新枝不可遏制地生长出来,断一枝长十枝。就是将它斩首,它也不死,还是要生长不已。我总是不大相信胜王败寇的所谓历史,总能从历史的夹缝中,看到一些真相。比如那个失败的刑天,就是我所佩服一位反叛者——“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谁能说入乡随俗的柳树,就没有操干戚以舞的精神?

窗外,万木争春里,就有一片绿的云雾,那就是柳了。垂下万千的枝条,却满是生长的精神。

8.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爱树写起,以自己想成为一棵老柳的缘由展开,又以对老柳的赞叹作结,写景生动细致,情感真挚动人,读来感人至深。

B. 文章开头,不论是对临水枯木的怜惜、围绕高树细细打量,还是柔软地看着荒原的荆棘、对尼山柏树的担心,都是为了与柳树作对比。

C. 文章以俺是一棵老柳为题,采用了借柳写人、人柳对应的方法,在对柳树的赞美中,表达自己想要拥有平凡却坚强的美丽人生。

D. 文章叙事写景,灵活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多种手法,句式整散结合,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9. 请赏析其实柳树并不只是细语,中年以后,遇到强横的风,也会鸣呜地叫着愤怒与悲伤,不像杨树多在风和日丽时哗哗啦啦地唱赞歌

10. 作者为何说自己思量,我就是一棵柳树吧,一棵长在荒野上的老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感稍霁,首肯久之。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近习【注】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梁壤,更铨法,通褚币。上谓辅臣日:胡晋臣言可行。除度支郎,系迁侍御史。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回: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晋臣拜谢。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陈,以温清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续密,人无知者。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注】近习:君主宠爱亲信的人。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

1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病偻 (脊背弯曲)       遂而鸡豚(喂养长大)

B.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缓缓行走的样子)    攒蹙累积(收缩)

C. 约不时赎,子本相侔 (子息,利息)         不自贵重顾藉( 顾惜)

D.勖尔植    (勉励)             字而幼孩(养育)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即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专指天子巡行天下所到之地。

B. 轮对,宋代一种官制,官员每隔数日轮流上殿策对时政利弊,也叫转对

C. 常平,古代调节米价方法,政府丰年购粮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储粮以稳定粮价。

D. 工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晋臣才学突出,见识高卓。绍兴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后被荐入朝,受到孝宗召见。他明确指出当时的政治弊端,官职也得以升迁。

B. 胡晋臣为官正直,不惧权贵。他敢于斥责皇帝身边的亲信,包括谏官和宰相,皇帝看了奏章脸色都变了。

C. 胡晋臣侍奉大宋,竭忠尽智。他辅佐孝宗和光宗两位皇帝,都是尽心竭诚,光宗不亲临朝政时他更是小心辅政,后来死于官任上。

D. 胡晋臣恪尽职守,深得褒嘉。在担任给事中期间,光宗褒奖他有操守,后在重华宫朝拜时,孝宗又称赞他深惬朕意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2)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4)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各题。

易水

[]胡曾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注】《燕丹子》载: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渡易水

[]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陈子龙:明末抗清义士。并刀:一种锋利的刀。匣中鸣: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水》前两句从咏史写起,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交代易水送别的背景。

B.《易水》后两句回到现实,以行人的口吻说东流易水声中包含无穷恨

C.《渡易水》前两句运用典故,借名刀在匣子里发出鸣响,抒发不平之气。

D.《渡易水》后两句写易水美景,以议论作结,强烈表达了英雄失路悲愤之情。

16.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之后,人们为描述一个和平大同之社会景象,往往引用《侍坐》章中曾皙回答孔子的语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咏而归。

2)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和《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喟叹。

3)司马迁借用《诗经》中“______________”高度评价孔子,仰慕、赞叹,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从制度上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不再出现,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来治理。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二是针对餐饮浪费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三是要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法律监管,禁止设置最低消费额,建立节俭消费提示,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四是要加强餐饮行业规范,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餐饮管理上的作用,制定相应的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等标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王华同学202066日因扭伤了脚到医院就诊。经诊断,医生建议他在家休养3天。请以王华同学的身份给班主任陈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伏尔泰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柏拉图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和理解分析能力。

A.“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属于无中生有,原文相关表述为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B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多是不当,原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的判断。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说法错误,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理解文章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

B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错误。原文表述是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可见这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定诗言志;文中是说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D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不一致的说法错误,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同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

结合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等分析,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等分析,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都是为了与柳树作对比错。第一段写对临水枯木的怜惜、围绕高树细细打量,还是柔软地看着荒原的荆棘、对尼山柏树的担心,是为了表现的不解之缘,为下文写柳树做铺垫,并非为了与柳树作对比作对比。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路:找角度——扣内容,析效果——剖感情。常见角度:1.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本题画线句其实柳树并不只是细语,中年以后,遇到强横的风,也会呜呜地叫着愤怒与悲伤。不像杨树多在风和日丽时哗哗啦啦地唱赞歌。首先看修辞手法:细雨”“中年以后”“愤怒与悲伤等词运用拟人手法,写柳树的品格,不只是草性随和,遇到强横的风,也就是挫折、打击后,它也会呜呜地叫着愤怒与悲伤,写出柳树历经摧折后顽强的反抗。不像杨树多在风和日丽时哗哗啦啦地唱赞歌一句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柳树柔弱却刚强的精神的赞美。再看词语:句中呜呜”“哗哗啦啦是拟声词、叠音词,生动的描摹出风吹杨树和柳树发出的不同声响。最后再从整体上看:这段描写明显是以树写人,表达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在鲜明的情感倾向中,暗示了作者愿意成为一棵老柳的理由,与文章前面的自己思量,我就是一棵柳树吧,一棵长在荒野上的老柳相呼应。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本结构和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题干所给的句子为出发点,回到文中去找理由,其实就是梳理文本结构,概括出文本主要内容,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本题,作者为何说自己思量,我就是一棵柳树吧,一棵长在荒野上的老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实就是要概括出柳树的品格。

结合柳有草性,多,还随和,有点土就能成活”“柳树自知粗陋,放任着糙还黑的身子,也不管是道旁沟边,只是随形就势、不分正斜地生长。实诚处世,倒不实憨,虽不能歌,却也自性自在地细语,窃窃地,可概括出柳多而随和,不苛求环境而能随处生长,令人亲近

结合稀薄的温暖与欢乐里,总会有柳树的影子。穷日子最怕严冬,柳树通人性般年年干枯了一些枝条,被风摇落,再被村上的小小子小妮子抢到手,就成了灶下最好的烧柴……欣喜着将皮的一头捏扁,用指甲轻轻地刮起一点浮皮,像唢呐扁扁的哨嘴子,就可以吹出亮亮的绿莹莹的声音来,可概括出在艰辛苦楚的童年给作者带来温暖与欢乐

结合柳树随和,枝条最柔,依风摇摆间,就用朴实的情意将一冬的冷峭熨抚得软绵欣然。它的花与芽,比迎春还早,一树树的嫩黄浅绿,薄雾般、梦幻般、轻纱般地飞舞于寒冷里,让阳光、让细雨,都饱含了诗意,可概括出柳树柔美多姿,有朴实的情意并饱含诗意

结合平凡而又似乎柔弱的柳树,当然从不入名贵的行列,便如野草一般,常常地经受折擗与砍伐。但是柳树似乎不怕,刀斧之后,它却不死,从容地迎候春天。哪有没有春天的世道?春天一到,就在那些刀斧肆虐处,便有新枝不可遏制地生长出来,断一枝长十枝。就是将它斩首,它也不死,还是要生长不已,可概括出柳树看似平凡柔弱,却总在春天坚韧地呈现生机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子本,利息和本金。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错误,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他敢于斥责皇帝身边的亲信,包括谏官和宰相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责成监督的官员纠正官风,责成宰相抑制官员对名利的追求,又着重评论了皇帝身边受宠的近臣。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口陈,口头陈述;折变,变化亏损;,平和;首肯,点头表示赞同。

2,因为;外补,到京城外补缺;,名词做动词,做知州,担任知州;,授,拜(官职);,父母丧事。

3)释,解脱;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向,之前,先前;乎,从。

4)膏,为车上油;秣,给马喂料;于,到;徜徉,优游徜徉。

参考译文:

胡晋臣,字子远,四川人。考中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担任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认为他有辅佐国君之才把他推荐给朝廷,宋孝宗召他前往行宫。入宫对答,上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方面的弊病。试用于学士院,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升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轮流奏对时,(胡晋臣)谈论三件事:一、不要忽视讲读官,要效法仁宗时期;二、要求谏官检举官员的不当之处,要求宰相遏制竞相跑官的人;三、(应该)广泛听取、采纳意见,掌握下层的情况,来消除尚未形成的祸患。又着重评论了皇帝身边受宠的近臣,皇帝看完奏章后变了脸色。胡晋臣的口头陈述非常详尽,直到谈及两税折变,皇帝神色稍微缓和,长时间点头表示赞同。丞相赵雄当时执掌朝政,皇帝亲手写诏书下到中书省询问近臣的姓名。晋臣第二天到中书省,主持政事的官员询问他其中的缘故,胡晋臣说:近臣弄权,丞相怎么能不知道呢?随即分条详陈,把权力大的近臣上报。皇帝对此事深有感悟,从此近臣十分害怕。胡晋臣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请求到京城外补缺,担任了汉州知州,再任潼川路的提点刑狱,因父母丧事离职。守丧期满再被征召,拿五件事觐见,分别是:选拔将帅,扩大常平仓,兴修水利,修订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推行纸币。皇帝对辅政大臣说:胡晋臣说的可以实行。(胡晋臣)担任度支郎,几次升迁担任侍御史。当时朱熹被授予兵部郎官,因腿病没有到任。侍郎林栗因与朱熹的论《易》观点不合,上奏称朱熹不立刻到任是对皇帝的傲慢行为。晋臣上疏请求留下朱熹而驳斥林栗的上奏,众人议论推重他。光宗继位后,胡晋臣调任工部侍郎,任职给事中,常常以裁减过度的 恩惠,珍惜名声和人才为要务,皇帝赞赏他有操守,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式上朝谢恩那天,皇帝命他分条列举军政方面的利与害。不久在重华宫朝拜前任皇帝孝宗,孝宗对他说:现任皇帝提拔任用的二三位大臣,非常合我意,听说朝廷外面也没有不同的意见。胡晋臣磕头谢恩。任命胡晋臣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皇帝自南郊回来后很久不临朝,胡晋臣和丞相留正同心协力辅佐朝政,朝廷内外一派安定。他所上奏陈述,以冬温夏凊、昏定晨省为先,其次提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抑制侥幸得官、消除官员结党,真心诚意辅佐皇帝,切中事理,弥补过失谨慎细致。不久,死在官任上,朝廷追赠他为资政殿学士,谥号文靖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B项,以行人的口吻说理解错误,是作者告诉行人。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回答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易水》一诗,前两句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从咏史写起,用交代易水送别的背景,后两句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回到现实,作者告诉以行人东流易水声中包含无穷恨。这恨就是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遗憾和惋惜;《渡易水》前两句运用典故,借名刀在匣子里发出鸣响,抒发不平之气,后两句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意思是易水如今仍然潺潺地流淌,云朵洁白青草碧绿,可惜的是再也找不到当初送别荆轲的地方了。写易水美景,以议论作结,以乐景衬悲情,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7题详解】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时以理解为基础,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易错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8题详解】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修改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修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在句末添加建设餐饮企业管理删去。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不合逻辑。遏制……不再出现否定失当,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⑤“规定……措施搭配不当。应该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句子成分残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缺宾语中心语,修改时应补充,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⑨“加强……规范搭配不当,应该为加强……建设不合逻辑,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并列不当,餐饮企业管理包含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两方面的内容。

19题详解】

请假条

陈老师:

202066日我因扭伤了脚到医院就诊。经诊断,医生建议我在家休养3天。所以这几天不能到校学习,望准假!

您的学生王华

202066

【详解】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能力。属于语言表达题,要求准确、简明、连贯、得体。请假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主要用于向请假人所在单位、公司请求准假不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或者从事其他集体活动的文书。请假条一般需要写明如下内容:1.标题。2.称谓。3.请假原因。4.请假起止时间。5.请假人签名。6.请假时间。

本题中请假条三字一定要居中。正文开头顶格写尊称陈老师,请假事由等内容空两格开始。请假事由:扭伤了脚。请假时间:3天。最后还要注明请人王华和具体时间“202066

【点睛】请假条的写作要求:

居中写标题请假条,这是所有应用文通用要求,用来表明此文是用来请假的条子!

请假对象的称呼,请假是想得到批准,这个地方往往是老师、领导等,注意尊称。

请假原由,这个地方要实事求是。

请假起止时间,这个非常重要,必须重点提出,明确。

祝颂语。祝福对方,这个是所有公文里表示对对方的友好。

请假人签名。自己签名,一般不用按手印,只需要签字即可。

请假时间。 填写当前写请假条的时间。

20题详解】例文:

内在美胜于外在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生来长什么样,从来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一个人的美之所在,也不仅仅是由外在美决定的。即使有姣好的容貌,没有内在修养,那也只是一副被修饰后的皮囊。所以我们要修心,因为内在美胜于外在美。

外在美永远不是成功的因素。马云曾被《福布斯》杂志评论为长相怪异,但是他的阿里巴巴在他一手经营下走出了国门。促使马云成功的不是外貌,而是他的伟大志向。在这个颜值时代,我们侧重的不应只是外貌,还要修心造脸只能赏心悦目,而修心却能成功一大步。

我们不应该只用目光去衡量别人,只有用心,才能发掘那胜于外在美的内在美。

修心的过程中升华自己,我是因为《时间简史》而认识了霍金,而不是他那瘫痪的身躯。霍金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让人们第一注重到他的不再是他常年坐在轮椅上的身影,而是在外表后那熠熠生辉的雄心。它不依赖于任何修饰,它是如此真实,才得以让霍金有意志地坚持实现一个又一个成就。

我们不需要用造脸美化自己,我们更要注重在修心过程中升华自己。因为内在美胜于外在美。

颜值担当”“颜值时代等新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也一直以貌取人,在岗位竞争中,也出现了颜值高的人优先。是什么盖住了内心,让人一直找不到它的所有?我们不应该再遵从自己的双眼,余光不会发现美。在造脸如此频繁的时代,我们更要注重修心修心修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美,修的更是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在大街上,还是会有打扮光鲜亮丽的人随手扔拉圾,还是会有出身尊贵的人满口脏话。这已不是造脸能改变的,而是需要修心来使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得到提升。

外在美不能决定我们做什么,而我们做什么却能决定我们的内在美。一个人真正的修养和他真正的志向,都会从内心表现出来。所以造脸已不必要,修心才是正道,因为内在美胜过外在美。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伏尔泰的这句话是说,真正的美不需要任何皮肤上的接触就能体现出来,因为这个人灵魂的每一次呼吸都让有思想的人感到震颤。柏拉图的话,主要强调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重要性,两者结合即为世界最完善的美。一个人生来长什么样,从来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一个人的美之所在,也不仅仅是由外在美决定的。即使有姣好的容貌,没有内在修养,那也只是一副被修饰后的皮囊。所以我们要修心,因为内在美胜于外在美。我们不应该只用目光去衡量别人,只有用心,才能发掘那胜于外在美的内在美。我们不需要用造脸美化自己,我们更要注重在修心过程中升华自己。因为内在美胜于外在美。外在美不能决定我们做什么,而我们做什么却能决定我们的内在美。一个人真正的修养和他真正的志向,都会从内心表现出来。

参考立意:

1)始于颜值,终于灵魂;(2)被时间记住的人,颜值只是他们出色灵魂的装点;(3)与外在美相比,内在美更重要;(4)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融合最完美。

参考素材:

也许很多人认为,长得漂亮就是美,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美分为两种:内在美和外在美。外在美固然重要,但它就像即将逝去的流星一样,只能光鲜一时而不能靓丽一世。外在美可能会给人留下一时的光亮、璀璨。但相比之下,内在美更能让人记忆深刻,永远难忘。有人外表美但心灵却十分丑陋,这算美吗?所以说外在美固然重要,但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一个人的眼里,外貌究竟有多重要,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相信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像饭圈一样,对自家爱豆都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相信大部分人也是这样的,都是始于颜值,然后才是其他,因为我们看到人的第一眼就是外表,然后相处才会了解到一个人的性格和才华。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人真的只看重外表,而才华与品质都是无关紧要的,现在社会很少人去关注一个人的内在美,但实际上一个人最吸引的地方却是内在美。

纵观历史长河,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雷锋、袁隆平,他们的外表并不出众,可他们却为整个社会作出了巨大且无私的奉献,让社会和百姓受益。我们没人会说他们丑,只会仰望他们的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必在乎外表美不美,因为美女三天看厌,丑女三天看惯,人们真正记住的美,是来自心中纯洁而高尚的美,也是永恒的美!

参考结构:本文吃透材料的含意,以内在美胜于外在美为题,运用娓娓谈论的方式展开全篇。行文运用马云靠修心取得成功、霍金靠修心升华自己等事例,有感而发,有力地支撑起了文章的观点,并联系社会现实,指出修心方可提升人的道德水准的道理。语言富于弹性,有较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