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天津当城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50次点击|5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天津当城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360截图20240712193911539.jpg360截图20240712193811950.jpg

360截图20240712194308299.jpg

2020届当城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舍

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也不能怪儿媳妇成天着急;本来嘛,不是不努力生养呀,可是生下来不活,或是不活着生下来,有什么法儿呢!就拿头一胎说吧:自从一有孕,王老太太就禁止儿媳妇有任何操作,夜里睡觉都不许翻身。哪里知道,到了五个多月,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难道这还算不小心?哼,他竟自死了。命该如此!

现在,王少奶奶又有了喜,肚子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看着这个肚子,王老太太心里仿佛长出两只小手,成天抓弄得自己怪要发笑的。王老太太可不只是祷告烧香呀,儿媳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儿媳妇呢,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孕妇不多吃怎么生胖小子呢?婆婆、儿媳、娘家妈对于此点都完全同意。

 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

 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收生婆施展了绝技,却一无成绩。

 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洋鬼子,二毛子,懂什么;王家要下来的孙子,不要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又耗了一点钟,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

 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还得挂号?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咳,为孙子,忍了。

 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

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

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县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

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孩子太大,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那么你不要孙子了?果然有效。

等了不晓得多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来,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恨不得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

 好容易看见大夫出来了。王老太就要求媳妇和孙子出院,理由是头胎孙子要办三日宴,医生不同意,再三相劝无效后,怒道莫非三日宴比人命重要

王老太确是以为办三天比人命要紧,可不便于说出来,因为娘家妈在旁边听着呢。叫她躺着招待客人,不必起来就是了。大夫还是不答应,你自己看看去,她能走不能?

儿媳妇在床上放着的一张卧椅上躺着呢,脸就象一张白纸。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紧跟着炸了烟:怎么不叫她平平正正的躺下呢?直着呀,肚子上缝的线就绷了。大夫说。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王老太太总觉得大夫没有什么高明主意。好吧。先把孙子抱走。头大的孙子,洗三不请客办事,还有什么脸活着?

到底把孙子抱出来了。王老太太抱着孙子上了汽车,一上车就打喷,一直打到家,每个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到了家,赶紧派人去找奶妈子,孙子还在怀中抱着,以便接收嚏喷。

不错,王老太太知道自己是着了凉;可是至死也不能放下孙子。到了晌午,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身上慢慢的热起来。王老太太更不肯撒手了。到了下午三点来钟,孙子烧得象块火炭了。到了夜里,奶妈子已雇妥了两个。可是孙子死了,一口奶也没有吃。

王老太太只哭了一大阵;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跟医院打官司!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全是医院的坏,二毛子们!

(摘编自老舍《抱孙》写于1938年,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王老太太将抱孙愿望的屡次落空归结于命该如此,这既表现了她想抱孙而不得的无奈,也为她在产子风波中的行为、态度做出铺垫。

B. 在本次孕产事件中,医生的处置科学合理、充满智慧,但最终孩子死了,医生自己也可能惹来官司,如此安排,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悲哀和愤慨。

C. 小说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营造出一种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这可以淡化悲剧意义,使作品不至于赶尽杀绝,体现出老舍的宽厚和同情。

D. 老舍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组织成悲喜更迭的曲折情节,本文既有对当时社会观念的讽刺,也能引起读者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

5. 下列对王老太太的形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文章第一句话就点出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旧社会对女人的看法。

B. 为了能够抱上孙子,王老太太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送肘子汤、鸡丝挂面,而且不允许儿媳妇睡觉时翻身、多眨巴眼睛。

C. “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可是孙子死了,此部分文本表现了爱孙如命的王老太太因为自己的不讲卫生、育儿观念落后导致了孙子的死亡。

D. “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此处说明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国人到了20世纪依旧盲目排斥科学的可悲情状。

6. 有人认为,小说中娘家妈妈这个角色是多余的应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 老舍作品以充满喜剧性著称,请以本文为例,分析其喜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速度快,规模大,同时还伴随着空巢化、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现象。今年期间,有代表表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上前所未有。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时养老没有足够的保障。尽管最近五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多达几十个,但与公众对养老保障的期待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形势相比,现有养老能力仍面临严峻挑战。

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解决养老问题。而如今,这一传统模式正受到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冲击,家庭养老功能正在不断弱化。

(摘编自牛少杰《子女压力大,家庭传统养老功能弱化》)

材料二:

材料三:

养老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但目前盈利空间不大正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居家养老所需要的投入较大,包括建立网络、培训队伍、制定服务标准等,这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人们顾虑较多,影响了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上门提供服务的助老员、护理员等是开展居家养老的必要条件,其数量和素质关系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但养老行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缺乏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般家政服务,但难以提供高层次养老服务。

同时,不同于过去要求吃饱、穿暖的养老,随着老人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当今人们养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而居家养老项目内容简单,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代餐服务,以及基本的生活照料等,缺乏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娱活动等项目。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把养老视为家庭责任,主动作为不够,成为制约居家养老发展的关键问题。

(摘编自邱冰清《居家养老,重在能养)

材料四:

出门10分钟即可走到配餐用餐点社区养老中心实现长者日托……随着社区养老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嵌入到社区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然而,当前不少社区养老机构的生存发展并不容易。

养老机构入驻社区困难。有些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在自家小区内表示反对。一是怕抢占公共资源;二是一些人对老态的排斥,看到小孩子活泼向上,感觉小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老人聚集的地方则感到暮气沉沉。与此同时,在养老企业看来,养老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但是当下的可持续运营难题却阻碍了很多社会力量的进入。目前不少民营养老机构都是微利经营,投资回收周期长,非常考验投资方的实力。

养老服务产业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同时其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也决定了养老机构必须学会在市场上存活,在公益性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高一伟《社区养老,幸福在一步之遥》)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尽管国家做了很多工作,但面对快速的老龄化速度、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我国的养老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B.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儿女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冲击。

C. 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老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其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简单,并不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D. 虽然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但利润微薄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些民营养老机构甚至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占比和同比增速也一直呈上涨趋势。

B.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呈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多元化趋势,但各种养老方式均有不足,这在材料三、四中有所反映。

C. 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公益性特点,又具有产业化、市场化特点,如果能在公益性和经济效益间找到平衡,也许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D.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08年为10956万人,2017年则达15831万人。老年人口增长迅猛,社会资本纷纷投资养老市场。

10. 下面就我国如何应对严峻的养老形势所提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

B. 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和融多种养老方式为一体的保障体系。

C. 加强培训力度,培养稳定性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养老行业人员。

D. 提高地方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地方政府应在资金等方面对养老企业进行帮扶。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父寅,太子中舍人。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迁为祠部尚书,迁太常,加散骑常侍。升明二年,迁太祖太傅长史,加征虏将军。建元元年,转中书令,常侍如故。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 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 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 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 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 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竞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 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以绪领国子祭酒。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办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遺命作芦葭糯车,灵上置杯水香火,不设祭。从弟融敬重绪,事之如亲兄,赍酒于绪灵前酌饮,恸哭曰:“阿兄风流顿尽!”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谥简子。

(节选自《南齐书·张绪传》)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

B. 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

C. 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

D. 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魏晋时期玄风渐兴,竞尚清谈,世称正始之风,张绪就继承了这种清简寡欲的风度。

B. 仆射,是从魏晋南北朝到宋朝时期尚书省的官职,官仅置一人,职位仅次于尚书令,其中主管的意思。

C. 北士、南人,是因当时正处在我国南北朝分治时期而产生的称谓,南北双方把长江当作边界,张绪本人正是南朝人。

D. 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是最高学府的掌管人员,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绪年少知名,性情清简淡然。面对都令史询向郡县大米一事, 他不慌不忙,表情平静且淡然,皇帝也佩服他的自然秉性。

B. 张绪忘情荣禄,朝野一致推重。他与人闲聊,说自己一生不喜欢应承顺从他人,被人转告给当时的权臣而擢升为吴郡太守。

C. 张绪正直不阿,不屈服于权责。长沙王晃示意张绪选用吴兴闻人邕担任州议曹职,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持不同意。

D. 张绪家无余财,风度高绝于世。他一有钱财就散给他人,以致后来食不果腹,遗言死后简办丧事,朝廷议谥他为简子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

(2)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蚕妇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①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底事,何事、为何之意。

A. “晓夕采桑多苦辛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点明采桑叶的时间,突出了劳动艰苦。

B. “粉色全无饥色加一句描写蚕妇的脸色,形象地写出了蚕妇生活的窘迫和困苦。

C. 第一首诗语言通俗又略带诙谐,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D. 第二首诗全诗语言含蓄蕴藉,情感浓烈悲愤,深刻揭露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音乐的粗细交织,如珍珠落入玉盘发出浊重或清脆声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头发。

3)《醉花阴》中写时间漫长,用环境烘托出百无聊赖之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下面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本产品为易燃易爆液体,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运输和贮存,贮存和施工区域不得有任何火源(包括明火、电火花、热表面等)。本产品在倒入溶剂或转移产品时会产生静电,操作时必须始终使用接地导线和防静电服装。本产品含有一定比例的溶剂,溶剂蒸汽与空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相关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蒸汽浓度高于职业暴露限度。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

B. 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C. 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D. 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红楼梦》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索。它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当你逐渐有所领悟,它便能吸引你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摘自语文高中教材《红楼梦》导读)

2)当代经典阅读,阅读这两个字,用传习比较好。阅读有注重知识的倾向,传习经典的目标,主要在于修养身心,要把获得知识与修养身心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能只是把经典当作知识性的文本来看。

(摘自《光明日报》对李景林教授的访谈)

3)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就文字而言,文言文和白话文有相当的距离,就内容而言,《水浒传》满是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权术心机,《西游记》主要讲佛法,《红楼梦》深奥的色、空、幻、灭主题,孩子心智不甚成熟,都无法充分理解。人当然应该阅读经典,但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真。

(摘自秦春华《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学校计划举办传习经典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抒己见,应邀嘉宾有:朱女士(学生家长),张先生(文史专栏记者),何老师(高中语文教师),李同学(高三学生)。观众席上有高中学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

请你以其中一位嘉宾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的内容要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可以淡化悲剧意义错。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可以使悲剧更显其悲,并不能淡化悲剧意义。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能力。

B项,多眨巴眼睛错。不允许多眨巴眼睛不属于王老太太浑身解数中的内容,属于作家幽默、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表达。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文学形象,领悟小说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由文中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可知,王老太太和娘家妈一样思想迷信,不信任医院,多一个娘家妈这样的角色便能和王老太太构成人物群像,反映当时愚味无知的社会环境。

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两人对待产妇的态度截然不同,设置娘家妈的角色能反衬王老太太的冷漠自私。

如果没有娘家妈决定送女儿去医院,后面的情节就难以发展,因此,娘家妈的角色还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合理的作用。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体现在矛盾冲突的情节上。如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医院挂号排队、男大夫接生等情节,使其与王老太太产生冲突,引人发笑;以及爱之反害之的矛盾,构成喜剧性。小说中从在家接生,到去医院接生,再到抱着孙子回家把孙子害死等情节,多处充满喜剧色彩,如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把医院的挂号谐音联想到挂号信上,反问孙子难道是信吗。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把手术一词理解为把手竖起来,造成荒诞的幽默效果。

其次,体现在人物的行为、语言、观念上。王老太太、娘家妈,包括媳妇在内的荒诞言行、愚昧思想,观念与事实的悖逆,都充满喜剧性。在医院忌讳男医生接生,百般不从却不得不依,接生后还把医生当成恩人,最终孩子死了又骂医生,前后矛盾对比中增强了喜剧性。

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儿媳妇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每个嚏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等,荒诞的言行,愚昧的思想,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如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县官不如现管”“孙子烧得像块火炭”“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等句子,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细节描写、俗语等,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也使小说更具有喜剧性。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甚至处于亏本经营状态错,材料四第二段只是说目前不少民营养老机构都是微利经营,投资回收周期长,非常考验投资方的实力,并没有说亏本经营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人口占比和同比增速也一直呈上涨趋势错,从材料二的图一可知,同比增速有升有降;B项,在材料三四中有所反映错,材料三反映了居家养老的不足,材料四反映了社区养老面临的困境,但材料三、四都没有反映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D项,社会资本纷纷投资养老市场错,与材料三居家养老所需要的投入较大,包括建立网络、培训队伍、制定服务标准等,这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人们顾虑较多,影响了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和材料四与此同时,在养老企业看来,养老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但是当下的可持续运营难题却阻碍了很多社会力量的进入矛盾。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推断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以家庭养老为主错,与材料三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把养老视为家庭责任,主动作为不够,成为制约居家养老发展的关键问题矛盾。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整句话的主语是庄严寺是地名,不能拆开,做的宾语,排除CD两项;

讲座是现代词汇,古今异义词,”“中间隔开,的主语是,而不闻绪言的主语是,主语不一致,两句要断开,排除B项;

右仆射是官职,不能单独断句,主语承前省,欲用绪为右仆射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官仅置一人错误,仆射分为左仆射”“右仆射,文中是右仆射

故选B

13x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擢升为吴郡太守错误,文中说的是出绪为吴郡太守是京官外调至地方,不是升官。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名词作状语;,因为;,尊重;,看重。(2)中,正色,严肃;,怎么;,能够;见逼,逼迫我,宾语前置,应为逼见代指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父亲张寅担任太子中舍人。张绪少年时就很知名了,他生性清雅简朴,没有贪欲。州里聘请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都令史来询问郡县米事,张绪萧然直视,不曾放在心上。宋明帝每次看到张绪,都要称叹他的性情清高淡泊。吏部尚书袁粲对皇上说:我看张绪为人有正始之风,适合担任宫廷职务。元徽初年,取消东宫官员编制,负责铨选官员的人打算让舍人王俭任格外记室,张绪考虑到王俭人品和家庭门第都很出色,建议应当让他做秘书丞,皇上听从了他。张绪对荣耀利禄从不放在心上,朝野人士一致推重他的风度。他曾和客人闲聊,说到一生不懂得应承顺从别人。当时正是袁粲、褚渊把持朝政,有人把张绪的话报告给了他们,于是张绪很快就被派出去做吴郡太守,当时张绪还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张绪迁为祠部尚书,又担任太常,加任散骑常侍。升明二年,调为太祖太傅长史,加任征虏将军。建元元年,转任中书令,像原来一样侍奉君主。张绪善于谈吐,向来声望很高,备受尊重。太祖对他特别敬重。仆射王俭对人说:在北方士人中寻觅张绪这样的人,过了江是找不着的。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否和他相比美?皇上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由于张绪的座位较远,皇上听不到张绪说话,又不便移动张绪,便把僧达换地方使自己接近张绪。皇上打算让张绪任右仆射,征求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南方士人很少有任此职的。当时褚渊在座,便启禀皇上说:王俭还年轻,有些先例恐怕一下子还想不起来。东晋时的陆玩、顾和,都是南方士人。王俭说:东晋是衰亡朝政,不能用作准则。皇上便作罢。建元四年,国子学校刚刚建立,便任命张绪为太常卿,兼任国子祭酒。张绪升官之后,皇上便让王延之来代替张绪做中书令,当时人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世祖做皇帝后,张绪转任吏部尚书,祭酒之职仍旧。张绪每次上朝觐见,(离开朝堂时),世祖都要目送他老远。(世祖)对王俭说:张绪因我的身份地位高贵而尊重我,我因他的德操高尚而看重他。长沙王萧晃示意张绪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持不同意。萧晃派书佐到张绪那里坚持要用闻人邕,张绪便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永明七年,竟陵王萧子良领任国子祭酒,世祖敕告王晏说:我打算让司徒辞去祭酒,把这一官职授予张绪,外面有什么议论?萧子良到底没有接受此职,让张绪兼任国子祭酒。张绪从来不谈利禄问题,一有钱财就散给他人。往往是清言端坐,有时一整天都不吃饭。门生看张绪饿了,就给他准备膳食,但他从来不要求。去世时六十八岁。他遗嘱丧事只用芦葭丧车拉着灵柩,灵柩上放上一杯水和香火,不设祭品。堂弟张融很尊敬张绪,侍奉他像亲兄长一样。抱着酒在张绪的灵前酌饮痛哭说:阿兄风流忽然终止。追赠为散骑常侍、特进、光禄大夫,谥号简子。

15题详解】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含蓄蕴藉错误,这首诗通过蚕妇之口,直接控诉了她们对统治阶级剥夺她们劳动果实的强烈不满和怨恨,语言激昂悲愤。

故选D

16题详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7题详解】改为运输、贮存和使用删去后一个产品改为使用接地导线,穿防静电服装环境中后面加进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句语序不当,使用、运输和贮存应为运输、贮存和使用

句成分赘余,在倒入溶剂或转移产品时产品与主语产品重复。

句搭配不当,接地导线和防静电服装应为使用接地导线,穿防静电服装

句成分残缺,在环境中后面加进行

【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语言运用的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选项A惠存是请别人保存自己赠送的物品,此处主客颠倒;选项B请速还我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失物启事的语境;选项C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此处应该用令尊。故答案选D

19题详解】例文:

与经典同行,成少年君子

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做为家长代表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与经典同行,成少年君子》。

古语云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确实如此,阅读一本经典,能让我们心灵明净如水,开拓视野,丰富阅历,成为求真向善爱美的新时代少年君子。当香茶伴经典,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之时,便是少年君子有成之时。

把阅读当成悦读是再好不过了,这便把阅读和快乐串联起来,好读者不如乐读者而在阅读经典的充实生活中必有快乐与幸福。阅读经典可激发少年游历之乐,做领阅山河的爱美少年君子。时间有限,阅读经典的心灵的空间无限。悠悠间,踏遍了万里山河,阅读经典,我们能乘仙鹤登上黄鹤楼,领阅其宏伟壮观;随归雁悠然停留在江边,征蓬出汉塞,领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雄浑之景;抑或是举起觥筹与明月共饮,驾着扁舟与鱼虾相嘱……这阅读经典,让生命的经历陡然加宽,收获了心灵的震撼,在游历山水之间,逐渐成为爱山水之美的少年君子。

阅读经典能激发少年交流之乐,做领悟道义的向善少年君子。古时圣贤之人都空虚寂寞,唯有其著流传其名,我们阅读这些经典便可一次次同伟大的灵魂碰撞,一次次同伟大的精神交谈。那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豪迈;那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那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责任和胆识……有这些,我们无不从经典中领阅到为人处事之道义,逐渐引导我们成为向善的少年君子。

阅读经典能激发少年思考之乐,做勤于求知的求真少年君子。苏格拉底说过:没有思考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阅读经典,从经典中求知,往往是我们思考的起点。读到圆明园的破败,其惨痛历史,不禁泪下心酸;何等的辉煌,皆成废墟。为什么?读到雨果两个强盗的论断中我们可以知道了这样瑰丽的珍宝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招引,之所以这样,正是国不强,国之不国的噩梦!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会思考,是怎样的灵魂在阳光下独自盛开,孤独地装点世界在阅读经典中思考,我们能成为乐于求真的少年君子。

话说读书养气,对阅读经典时我们也吸取了其精华,读天下之经典,养人间正气。同读《红楼梦》,有人可以读出宝黛爱情一波三折,有人可以读出封建社会专制制度无形杀人”……孟子有云:吾善养浩然之气也。正是所说的这个读书养气的道理。

最是经典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让阅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吧,享受阅读经典之乐,用真诚的热心去迎接那字里行间饱含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与经典同行,成少年君子。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审材料,这是一道涉及多则材料的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审题立意需综合考虑材料间的联系,即学校论坛的主题——“传习经典,主题指令明确。三则材料各有侧重,为主题论坛这一交流情境中身份各异的嘉宾提供了丰富的观点支撑,内涵丰富。

材料一出自统编版教材,说的是《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价值:投射生活哲理、展现人生百态、寄寓个性思考、传承古代文化。意在借经典教材之事思考经典阅读的教育导向。

材料二是对当代经典阅读应承担的传习功能的解读一一传承知识文化,习得内涵修养。意在说明经典阅读的当代价值、时代意义。

材料三对经典文本做出了辩证分析,意在引导我们思考经典阅读文本的择选标准与引导路径。身份指令的完成需综合考虑选取嘉宾的人生经历在写作中的投射,恰如其分地展现各自的立场和观点。

审任务,以其中一位嘉宾的身份,为学校举办传习经典主题论坛,写一篇发言稿。发言稿的文体指令,需在写作中注意格式要求的落实。

立意:

1)家长角度:家校合作,同创经典阅读新环境;我愿和你,共阅经典、共同成长。

2)文史专栏记者角度:文化式微,经典阅读可以做什么;经典与时代共舞,阅读可常读常新。

3)高中语文教师:让经典阅读丰富学生生命体验;如何做好经典阅读引路人

4)高三学生:传习经典,我之责任;品百味人生,得人生感悟。

素材:

1)千百年来,中华经典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近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实施方案也联合发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以推动经典阅读的践行与深入。为此有些学校拟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校园文化专栏特举办相关主题的征文,阅读经典会感受其中的美,鲁迅先生曾说: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这一论断,概括了历代美学家对美的共同看法:美离不开人,有了人,世界才有美。美是人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诞生的,人是这一审美关系的主体,世界的美,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总之,美之所以自然与人的关系中所产生和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是因为作为世界的美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只有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人才能创造美和欣赏美,并成为世界的美

2)读经典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例如何以会成为世界的美这就是人的本质问题。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美存在物,人的生命活动里有意识,因为有意识,人不仅能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而且能认识作为客观的对象,并在主题与客体之间建立起种种关系,有的是实用性的,意在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有的是伦理性的,意在满足群体的社会需要,如道德和法律的规范,等等。这些关系都是外在的,带有强制性,显得不自由,而审美关系则超越了那些关系,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实现了一种非强制性的自由关系;主体对客体没有实际性的要求,又是某种形象的观赏和精神上的满足,美就诞生在这种自由行的审美关系之中,只有拥有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在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因此,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当人尚处在动物式的自由生命状态,还未能从物质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当人还是不自由的时候,它即使有了意识也还能审美。

3)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朝读经典》、《三字经》……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生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这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教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味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