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南昌市新建二中高三语文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54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南昌市新建二中高三语文试卷(全)

360截图20240722153020953.jpg

360截图20240722153732322.jpg

2020

 南昌市新建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这条线正式营运后,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了一天蒙受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紛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迎候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已经把它悄悄塞在了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台儿沟走去。她边走边想,台儿沟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错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铁轨铺进深山,火车为台儿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山里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现代文明,产生了对山外世界的懂憬。

B. “迎候远方的贵宾”“接受检阅,这些文字表明台儿沟姑娘将自己摆在卑微渺小的位置,体现出谦卑、好客的心态。

C. 文中山谷”“群山”“深山等词语,表现了台儿沟所处地区的地形与地貌,暗示了这里的贫弱、偏僻、落后和封闭。

D. “短暂的一分钟变成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五彩缤纷既指外部世界新鲜绚丽,也表现了姑娘们新奇复杂的感受。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叙写每天只停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冲击,情节曲折多变,矛盾冲突却并不激烈,有散文化的特点。

B.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大山如伟大的母亲一样养育着淳朴善良的山村儿女。

C. 小说的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但并不纤弱、单薄、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现实和时代深沉而严肃的思考。

D. 作者选取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定位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以火车为依托展开故事,突出中心人物,构思精巧。

6. 小说中铅笔盒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7. 铁凝的作品执着于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讴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字序为什么从上至下

汉字最初的行款应该是自由的,字序、行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则。如江苏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的黑陶贯耳壶,腹部的4个字呈横斜状排列;而江苏高邮龙虬发现的刻文陶片,可以分为两组,4个字的那组应是竖排。不过,这种自由式的行款在面临字数增多,或是有其他更高功能需求的记录时,不足就非常明显,新型的行款必然出现。

对新行款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应是新需求。根据早期汉字的应用情况,我们不难猜测,它就是甲骨文占卜、竹简记录等活动。所以,能对行款样式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甲骨和竹简本身,二是活动性质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的甲骨常被略去,因为甲骨本身对字序、行序没有多少约束;而竹简常受关注,学者们常从持简习惯、书写习惯等方面入手,认定竹简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对于自上而下的字序,尤其是单简书写时,无论是方便说,或是持简习惯说,都略显牵强。

方便说认为,汉字字形便于竖写,所用的竹简宜于竖写,这是汉字书写的决定性条件。但事实上,尚没有真正讲究书写顺序的初期汉字,是无所谓竖写横写的,这时候的书写是为字形服务,而非字形为书写服务。而就竹简而言,客观上也没有明确的适宜横写或竖写,同样构不成竖写字序的决定性因素。

持简习惯说认为.古人应是席地而坐,左手持简,置于胸前,右手执笔而书。正是持简的习惯性动作决定了字序的下行。这个说法的前提条件是古人必须有竖向持简的习惯,而这其实是很难确定的。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所说: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别的,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比如,甲骨是种不易写也不易刻的不方便材料,却被选为早期一个重要的书写载体,可见古人有时候对书写的目的更为重视,方便性反而是其次的。

这样,就剩下第二点,即活动本身。它具有两个先天优势。

首先,地位优势。生民之初,必方士为政,当时以卜问吉凶、占福祸、决犹豫、定嫌疑,占卜可以用来指导一切活动。其次,亲缘优势。很多学者认为,汉字的诞生与巫及其活动有密切关联。那么,汉字应用相关规则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会遵循巫相关活动的需求而甲骨占卜是先民最重要的巫术活动之一。

从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内容来看,它绝大部分是占卜的结果,即神意由甲骨兆相表达出来的文字呈现,是一种来自神灵的从天而降的天垂象式的昭示。行款自上而下的字序,从形式上正好吻合这个特点。

对于这种天垂象式的自上而下,我们还可以找到几个辅证:

其一,骨板上多个段落阅读次序的设定。一个完整骨板上,如有若干段卜辞,那么这些段落的阅读是自下而上的,就是从下一段开始,按照次序逐段上读。这正好切合处于下方的占卜者先问问题,然后逐步往上,高居在上的神灵给予昭示的过程,也与占卜活动的性质相契合。

其二,对应上达”“下传方式。古代常用火烟作为祭祀上达的媒介,它是自下而上;那么表示下传内容的神昭示文字。自然就是自上而下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汉字最初的行款是自由的,字序没有明确的规则,是因为早期需要书写的汉字不多。

B.汉字早期应用于甲骨文占卜、竹简记录等活动,这对新行款的出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C.甲骨和竹简材料本身及活动性质的影响两个方面决定了汉字行款采用什么样式。

D.甲骨本身对字序、行序没有多少约束,对汉字新行款的形成,不像竹简那样有决定性作用。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竹简在汉字行款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观点,论据翔实,论证有力。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方式,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C.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主要运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明确了甲骨在汉字行款形式形成中的作用。

D.文章引用李零教授的话,是为了说明持简习惯说难以令人信服,其预设的前提往往主观,未必准确。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便说持简习惯说均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它们作为一种假说的存在意义。

B.远古先民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用占卜来指导,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内容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说法。

C.用甲骨来占卜是先民重要的巫术活动,与之相关的需求对汉字应用规则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D.甲骨骨板上的汉字,书写时要自上而下,阅读时要自下而上,这是符合神意从天而降的天垂象的形式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伯父瑒,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骖乘持盖,不顷刻离。后丁母忧,居丧骨立。士谦服阕,舍宅为伽蓝。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赵郡王叡举德行,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弛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麋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二》,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B.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C.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D.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髫龀:垂髫换牙之时,指幼年。《桃花源记》《愚公移山》中黄发垂髫”“始龀,跳往助之两句的”“与此处含义相同。

B.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魏、晋放宽开府资格,晋诸州刺史兼管军事带将军衔者即可开府。

C. 骖乘:又作参乘,指古代乘车时居左陪乘的人,一般负责警卫。古时乘车,尊者在右,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左陪乘。

D. 丁母忧:指遭逢母亲去世。古代官员父母去世,辞官守制二十七个月,是谓丁忧,也称丁艰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士谦才华横溢,淡泊名利。他饱读诗书,精通天文术数。但不喜做官,长期不仕。做了许多好事,也不追求名声。

B. 李士谦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他多次赈济乡里百姓,并将债券烧毁。第二年依然施粥,救活了很多人。到春天又拿出粮种给贫穷的人。

C. 李士谦看淡财物,待人宽厚。有兄弟分家不均的,他自愿补齐少的财物;有偷盗他家粮食的,也悄悄地躲藏起来假装看不见。

D. 李士谦德行兼备,深受爱戴。他曾被赵郡王叡举德行。他还告诫族人敬重土地神明,常做善事,老百姓都很感徼他,在他死后为他请求谥号。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父瑒,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

少长肃然,不敢弛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15. 李士谦对其家僮抓到的盗粟者是如何处理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①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7.简要分析尾联中的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的渺小。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写表现洞庭湖生机盎然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9.下图是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24日题为《西方真的能割舍中国吗?》的文章所配插图。请写出这幅图的构图要素和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各不超过5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愈少,人生愈幸福。也有人觉得,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理解。

B项,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分析错误。台儿沟的姑娘们仿照城里姑娘的样子武装自己,表现了她们对城市生活的艳羡,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希望得到火车上乘客的认可,是自卑而非谦卑好客。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情节曲折多变概括错误。本文矛盾冲突却并不激烈,情节也散文化,就写了孩子们去车站卖东西的经过,情节简单,并不多变。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

自动铅笔盒这一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对香雪这一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映衬作用。

①“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对同学的盘问,香雪感到没有铅笔盒的自卑,于是在火车上看到一位女学生的自动铅笔盒,她便要求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映衬出她对人格尊严的重视和对铅笔盒所代表的知识文化的渴求。

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香雪执意用鸡蛋换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倔强、自尊心强。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意蕴和艺术构思的能力。

小说对自然美的讴歌,要从环境角度分析,小说展现了台儿沟这地方宁静、庄严、诗化的自然美,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

从人物形象分析,小说描写了香雪等一批年轻人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展现了纯朴善良、不屈不挠的人性美。

自然美与人性美不是割裂开的,自然美又烘托了人性美,二者交相辉映,使台儿沟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整体。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是因为早期需要书写的汉字不多错。原因还有当时尚无其他更高功能需求的记录

C项,关键的作用错。原文说能对行款样式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甲骨和竹简本身,二是活动性质的影响,原文说的是主要作用

D项,选项答非所问。原文说学者们常从持简习惯、书写习惯等方面入手,认定竹简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对于自上而下的字序,尤其是单简书写时,无论是方便说,或是,持简习惯说都显牵强,可见选项是第三段学者们的观点,不是作者观点,作者更看重活动本身的影响。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项,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错。第一段只是说汉字最初的行款应该是自由的,字序、行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则。……不过,这种自由式的行款在面临字数增多,或是有其他更高功能需求的记录时,不足就非常明显,新型的行款必然出现,此段并没有涉及到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也没有先提出来。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D项,阅读时要自下而上错。原文说骨板上多个段落阅读次序的设定。一个完整骨板上,如有若干段卜辞,那么这些段落的阅读是自下而上的,就是从下一段开始,按照次序逐段上读,由此可知,自下而上是指阅读多个段落时的次序,选项属扩大范围。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这段话意为: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

是前句的宾语,即是什么,与前句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项。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居左陪乘的人错,骖乘是古代乘车时居右陪乘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第二年依然施粥错,原文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他年又一年,不是第二年。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注意:

1)嗟尚:赞叹推崇。每:常常,总是。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判断句式。

2)少长:年少和年长的人。弛惰:松弛懈怠。相谓曰:相互说。既:已经,……以后。方:才。吾徒:我们这些人。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到文本中寻找相应的内容,筛选的时候要细致、准确,并且把文本的相关内容概括为可以使用的答案,然后分点作答即可。

本题,先找到原文: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中如何处理是士谦慰谕之曰”“遽令放之这句话,翻译出来即可,就是:李士谦对被其家僮捉到的偷粮食者加以安慰,并立即释放了他。原因是穷困所致,义无相责,意为:他认为偷粮食是因为穷困所迫,道义上不能被责备。

【点睛】文言断句方法:

第一 大致阅读一遍。一般而言,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就断句,会很容易看不明白上下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阅读一遍以后就会对这篇文章大体的意思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第二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很多时候,文言文喜欢使用大量的文言虚词、通假词语、语助词。此外,根据题材的类别,不少文言文还经常出现一些年代、年号、称谓、典故、制度、人名等等。这就会增加学习者对文言文的断句难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询古汉语字典来熟悉字词的基本意思。

第三 多朗读文章。如果我们对这段文章不太理解的话,可以多朗读几遍,这样通过一定的语感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为有效的断句打下基础。

第四 了解特殊词语和句式。不管是怎样的文言文,记叙文、史传文、议论文,还是散文,有些特殊词语和句式是少不了的。有些文言虚词置于句子的前面或者中间,有时候并没有实际的含义,这应该是源于一种习惯和惯例。

第五 正确断句。文言文断句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虚词、实词、语助词、地名、制度以及典故。即使自己思考得很全面,也难免有误断的情况。这就说明了,文言文断句包括范围还是很广的,需要断句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在断句的时候,要注意怎样的句子是陈述句,怎样的句子是疑问句,还要熟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基本用法。

第六 检查。我们做完断句以后,要仔细的去检查,看看有没有文字不通顺的地方以及与上下文意思不太一致的情况。此外,还要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等等。

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死了父亲,侍奉母亲,因孝顺而闻名。伯父李瑒对这件事深深赞叹嘉尚,常常称赞他说:这孩子是我们家中的颜子啊。(李士谦)十二岁时,被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担任护卫贴身跟随,片刻都不离开。后来遭逢母亲去世,居丧期间瘦骨嶙峋。士谦守丧期满除服,舍弃住宅,将它作为佛寺。博览各种书籍,同时精通天文术数。赵郡王高叡因为他德行好推举他做官,(他)称病不去。隋朝拥有天下,(李士谦)始终坚守志向不做官。

李氏宗族昌盛,每到春秋两次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时,一定举行盛大宴会极尽欢乐,没有谁不大醉喧闹不拘礼度。曾经有次聚集在士谦的住处,丰盛的酒菜堆满眼前,(李士谦)却先摆好黍子,对堂兄弟及诸子侄说:孔子称黍子是五谷中最重要的,荀卿也说食物以黍稷为先,古人崇尚的东西,难道可以违反吗?小孩大人严肃恭敬,不敢松弛懈怠,回去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之后,才知道我们这些人不道德啊!(他)家中财产很多,自身却奉行节约勤俭,常把救济布施作为本分。有兄弟俩(因为)分配财产不均衡,到了互相争讼(的地步),李士谦听说后就拿出钱财,补足那个分得少的人,使(他)和分得多的人的财产相等。兄弟俩惭愧敬畏,相互推让,终于成为善良的人。有牛侵犯他的田地,士谦(把它)牵放到阴凉处喂养,(爱惜它)超过了牛的主人。看见有小偷割他的禾黍,就默默地躲避他。他家的奴仆曾经抓到偷粟米的人,士谦安慰并告诉他说:穷困迫使人这样,根据仁德不应该责备。立即下令释放了那个人。

那以后(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来借给乡里的人,遇到这年粮食歉收,借债的人家没有办法偿还,都来(向士谦)表达歉意。士谦说:我家多余的粟米,本来就是指望救济穷人,难道是为了求取利益吗?因此全部召来借债人家,为他们设置酒食,对着他们烧掉了债券。第二年庄稼大丰收,借债的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的债务,士谦一点东西也没有接受。又一年饥荒又很严重,士谦用尽家中的钱财,给灾民做稀饭,靠这保全生命的人几乎要用万来计算。到春天,(他)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之人。赵郡农民对他感恩戴德。有人对士谦说:您暗中做了许多善事。士谦说:所谓暗中做善事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如同耳朵响,唯独自己能听到,别人没有知道的。现在我所做的,你们都知道,这怎么是暗中做善事呢!

开皇八年,(李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男女听到这件事,没有谁不流着眼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却让李参军死吗!会合送葬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逐条陈述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给一个先生的谥号,事情被搁置没办成,他们就共同在墓前树立了碑碣。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C项,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错误,应为感叹自己。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

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回答尾联中的中包含了哪些情感,本题既是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又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应是悲愁的情感,通读全诗,逐联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然后加以概括。

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难舍之情了然。一二联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第一联中的离别自堪悲写出送别友人之悲。

第三联回忆以往,对坎坷人生的悲叹。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少孤为客早写出身世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之悲。

末联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现世纷争、风尘扰攘、后会无期的凄凉溢于言表。风尘何处期写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全诗以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察,嫉,蛾眉,蜉蝣,沧海,粟,鸥,锦鳞。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又要立足于,不要背下来了却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

19题详解】

2)寓意:在制造业方面,全世界都深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美国若真要走割舍中国这条路,必须准备面对后果。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题干要求写出这幅图的构图要素和寓意。所给的是一副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题为《西方真的能割舍中国吗》的文章所配插图。解题方法:(1)观察分析所配插图的构图元素:外形、色彩、字母、数字、汉字、图示,等等。(2)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空间、逻辑。(3)由表及里分析其寓意。(4)语言表述:正确、简明(说明性语言)。

本题,回答第(1)问要先读插图,准确描述标志内容。图的中间是一个放大镜,镜里的内容是:正中间是一面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与五星红旗的上面和右边写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在红旗和英文字母下面是该英文的汉语意思中国制造。围绕五星红旗、中国制造的汉文和英文的是各种各样的蓝色图示,有耳机、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有沙发、汽车、飞机、衣服、家具、玩具等生活产品,还有医疗用品,等等。

回答第(2)问寓意题。插图的寓意既指徽标的各要素的寓意,又指徽标的整体寓意。本题中,构图要素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中国国旗居于插图的正中位置,表明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环绕在四周的各种电子产品、医疗产品以及生活产品,表明这些产品的制造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综合整个插图的寓意为:在制造业方面,全世界都深度依赖中国供应链。这幅图是配在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24日题为《西方真的能割舍中国吗》的文章里的,这就用这幅图形象、直观告诉美国:如果美国要走割舍中国这条路,必须准备面对严重后果。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框架图的基本构成弄清楚。分析可知,经济增长是最终的目标,而实现经济增长这一目标需要央行和财政部两个部门共同努力。其中央行的货币政策分为对内和对外的策。具体作答时要注意内容表述完整,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

21题详解】朴实亦美丽,简约亦时尚

勤俭节约,崇尚朴实,这不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所坚持和提倡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都被金钱、诱惑蒙蔽了双眼。而人们恰恰却忘了朴实亦美丽,简约亦时尚。

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更多的时候,人生是否精彩,更应该在乎自我的感受。有时你虽然用华丽遮住了观众的眼睛,却未必能带来自我的快乐。

百变的造型是明星的一大特点,谁都希望自己的每次亮相都不重样,更担心跟别人撞衫过马伊琍却是个例外。比起大多数名人花钱大手大脚,马伊琍的勤俭可谓是演艺圈的一朵奇葩。他经常在相隔很久之后的活动中穿同一件衣服,在拍电视剧中他穿的衣服也是自己的。他为何不怕撞衫呢?马伊琍说:买一件好看的衣服不能只穿一次吧,我只选择穿自己喜欢的,穿衣服就是要适合自己。没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的穿着其实不必太过华丽,简简单单朴实就是美丽。

朴实并不是不好,而昂贵并不代表真好。也许,面对当今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会认为,昂贵就代表质量好。其实并不然。

曾经一位老师去给同学们倒咖啡,拿出来许多杯子,各式各样都有,陶瓷的、塑料的、昂贵的、普通的,同学们争着抢着拿昂贵的精美的。其实杯子并不会让那些咖啡的质量变好,很多时候,只会让他变得更贵,让你付出更多的代价。没错,简朴的杯子里盛的咖啡与昂贵杯子里的是一样的,而我们为何不去选朴素杯子中的咖啡呢?

盛情不在浪费,不在外表上。多年前,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为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其夫人一行举行盛大宴会,成为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如此盛大的国宴上安排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大众菜,即节俭、务实,又有助于身体健康。这当然它要比那种华而不实的盛大宴席理性得多,务实的多。让客人满意,使客人健康,这才是最盛情最友好的接待。有时,朴实成了一种习惯,大家在简朴之中也会变得美丽。女王的这种习惯不仅得到了客人的赞美,也给国人上了深刻地一课。

简约、朴实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高品质的表现。无论世界怎样改变,请记住:朴实亦美丽,简约亦时尚。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立意时注意抓住关键词简约”“丰富”“幸福,可从不同的角度立意。

角度一: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越少,人生越幸福。

角度二: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的,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三(综合角度):要辩证的看待物质生活的简约与丰富;个人幸福的大小与物质生活的多寡有关联,但不尽然。

根据角度一,可以这样立意,并根据立意拟写文题:生活越简约,人生越幸福;简约是人生幸福的真谛;少些物欲,多些幸福。

根据角度二,可以这样立意,并根据立意拟写文题:物质与幸福成正比;追求物质生活是人的生存动力;保持合理物欲,促进社会发展。

根据角度三,可以这样立意,并根据立意拟写文题:追求物质,但不唯物质;幸福感与物质没有彻底的关联;用平常心看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