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牵到永远
(为庆祝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南洛阳举行而作)
再过几天,即10月24—26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南洛阳举行,为庆祝这一盛会的举办,特写此歌以表祝贺。
河洛一别千七年,今日故园重相见,祖屋坞堡虽无存,但见处处新容颜。
故地风光好,故乡亲人亲,伊水秀,洛水甜,声声乡音醉心田。
同是河洛人,一样的的华夏情,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心手相牵到永远,到永远。
故乡同在黄河边,今日欢聚在故园,共叙河洛桑梓情,同话客家祖宗言。
洛阳风光好,河洛亲人亲,邙山美,青要山青,山青水美田园翠。
同是河洛人,一样的的华夏情,手相牵,心相连,心手相牵到永远,到永远。
——————————————————————
附一:本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有关词语释义:
据在建立偃师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前史学家们考证确认,客家先民首次从河洛地区南迁的时间为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为1700多年。
客家先人南迁前遍布中原各地的坞堡(pu),是客家土楼、客家围龙屋等客家民居的前身,即客家人在中原的祖屋。
洛阳附近的炎黄故里邙山和史称“黄帝密都”的新安县的青要山不但是河洛地区的名山,同时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中的名山;伊河和洛河,是共同撑起河洛文化之厚重的名河;“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则是客家人世代恪守的祖训。笔者认为,作为庆祝世客会的歌曲,应当同时带上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有代表性的地域元素和带有客家人的人文元素。
《战国策·燕策》中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说的是荆轲以徵调式的旋律而歌,使得在场者听了无不动容。
因本作品的歌词中有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故在在旋律的设计上选用了较适合于表现乡愁的徵调式,旨在于与歌词内容的格调相吻合。其中的版本二和版本三在曲中的第一次过门之后旋律马上变为欢快,是为了表达出参加世客会的人回到故乡后的欣喜,而版本一较注重于片段之间旋律的流畅;版本三则是各取版本一和版本二的一段来组成。
——————————————————————
附二:三个版本的曲谱及本人试哼的录音网址:
版本一:http://5sing.kugou.com/yc/4386184.html
版本二:http://5sing.kugou.com/yc/4386185.html
版本三:http://5sing.kugou.com/yc/438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