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的美!吸引了这批沪闽作家的目光……
来源:上海作家、福建作家、三明日报、微泰宁等2025-03-13 10:16:03作者:
在泰宁
上海、福建作家采风团
共赴一场文学与山水之约——
日前
为期5天的
“沪明情·泰宁缘”知名作家看泰宁文学采风活动举办
来自上海、福建、三明等地的
30余位知名作家齐聚于此
采风团作家们走访了红军街
了解当地丰富的红色记忆
在明清园领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在大金湖等地欣赏自然风光美景
在采风期间
感悟着泰宁之美
激发着作家们的创作灵感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渊,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副主席林秀美,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陈毅达,三明市政协副主席张炜琳,泰宁县委书记张昌平等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
高渊表示
上海和三明在历史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紧密的关联,要书写好三明,书写好泰宁,继续深化沪明合作,加强沪明、沪泰两地的文学交流,共同推进沪明文学领域常态化对口合作。并以此活动为契机,通过上海知名作家的影响力,宣传好泰宁,讲好泰宁故事。
林秀美说
“沪明情·泰宁缘”知名作家看泰宁文学采风活动,共同见证上海、三明两地的合作和友谊,以及上海、福建两地作协的协作与交流。期待此次采风活动成为上海、福建两地文化交流的新起点,为两地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光彩。
张炜琳认为
此次文学采风活动,不仅宣传了三明和泰宁,对三明作家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各位作家常到三明走一走看一看,在采风的同时传经送宝,共同续写沪明合作的文学篇章。
张昌平代表泰宁县委、县政府向莅临活动的领导、作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沪明合作情谊深,山海守望一家亲。此次文学采风活动,希望借助各位上海优秀作家的视角和笔触,帮助进一步讲好泰宁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泰宁、走进泰宁、爱上泰宁,持续打响“知名作家看泰宁”文学活动品牌。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上海市作家协会泰宁创作基地”授牌仪式。
启动仪式后,高渊为当地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作了题为:“讲好生动故事,提炼精准内涵——关于报告文学《习近平上海足迹》的采写历程与心得”的文学讲座。
本次采风活动,众多上海、福建作家齐聚泰宁,发挥上海文学优势,整合福建、三明丰厚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两地作家采风创作、人才培训交流、设立文学创作基地等活动,推动沪明文学领域对口合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为上海、福建两地作家搭建深入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助推两地文学事业持续发展。
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三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三明市作家协会、泰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泰宁县作家协会承办。
泰宁采风感言
程小莹
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创作室原主任、著名作家
我接下去会写一篇关于红军街传说的纪实故事,红军街对我产生的内心冲击力,我觉得可以用在创作上,化为创作的冲动和激情。
寒烈
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网络作家
泰宁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跟我们城市有完全不同的意趣和风骨,很能激发我们对自然的感受和创作的灵感,这是城市无法赋予我们的。
王瑢
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因为夜里到此,潭水因地势与光影的变换而呈现光怪陆离,色彩使得由山巅飞泻的瀑布平生出某种迷离之感。
三盅
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大饱眼福,大开眼界,特别是当我看见聚贤堂大照壁的那一刻, 内心尤为震撼,究竟需要怎样的信仰与匠心,才打造得出这样一件艺术与文化完美融合的瑰宝啊。
白小葵
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网络作家
这是我第一次来福建,非常喜欢泰宁的山山水水,也很感动于泰宁人民的细致、周到和热情,不久的将来,我肯定会携亲带友再来泰宁重游。
何秋生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纪实》创作骨干
我想,上清溪就是先祖创作的一幅雄奇且丰富多彩的长卷,有意把题跋与点睛的活留给后人,抑或是让后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陈思
上海市作家协会青年作家
泰宁古城如同一部未写完的诗卷,既有历史的深沉回响,又有当代文旅的轻盈笔触。
李鹏
上海市作家协会青年作家
明清园里每一件藏品放在其他地方的艺术馆都有可能成为镇馆之宝,让我非常震撼。
刁俊娅
《萌芽》杂志编辑,青年作家
我们常将历史奉为玻璃窗里的标本,但在这片有千年酒香也有百年星火的热土上,你会看见历史的痕迹,更会近距离感受到历史的活力。当红色记忆升腾于日常烟火,当古老匠心注入时代酒坛,这座村庄便有了向前的底气与温度。
钟红英
福建省作家协会秘书长
山水有幸,泰宁有缘,我们有幸一同行走泰宁山水,领略丹霞神韵,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泰宁山水,不要忘记文学情怀,再续“沪明情缘”,这是此行大家的共同心愿。
练建安 《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主编
我曾流连于泰宁的湖光山色之中,写过《状元茶香》,最后一段是“入夜,泰宁古城,大红灯笼高挂。九举巷的一处茶楼,我们闲坐品茗。'状元茗茶'静静地摆在茶桌上。'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我想起了八九百年前的那两位书生,青山叠叠,衣袂飘飘”。此时此刻,我有同样的感觉。
石华鹏 《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 在泰宁的几天中,我遇到过金湖边的一木亭,叫歇心亭,我以为这个亭名可以表达我对泰宁山水人文的感受,泰宁是一个可以让心歇息停留的地方。 李若兰 沙县区文联主席 此前虽然多次到过泰宁,但此次文学采风之行,让我真正深入的了解了泰宁的自然神韵,人文内涵,感受到泰宁人在文旅打造上的用心、用情、用力,这些都是创作取之不尽的素材。我将从自己对泰宁的记忆出发,与泰宁的自然、历史、人文对话,书写这座生生不息的小城。 萧爱兰 三明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山水相逢处,笔墨共水生。从上海作家们的角度解读泰宁,这对本土作家的创作会是一种启迪。我认为文学中的泰宁大于现实中的泰宁,这次的采风活动给了我们一个有张力的空间。同时,泰宁作为生态福地,其地质类型独特而鲜明,所以赋予文学创作的潜力是无限的,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片土地上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