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傳 1

卷五 傳 1

一、元晋國公羅公傳 己巳(一九二九)

羅公名良,字彥溫,别字雲嶠,長汀人,軀幹魁梧,美須髯,能文章,尤工書法。元政不綱,盜賊鋒起,縣故無城,為汀州路附郭公居羅坊,在縣治南二裏許,散財發粟,募勇部署,賊不敢近,州縣倚為幹城。至正四年,南勝賊李志甫圍漳城,守將戰敗,公從江浙平章百花討平之奏,授長汀縣尉,旋定龍溪獄囚之亂,梟吳仲海復南勝夷,天完將詹天驥拔龍巌歷署漳浦主簿、南劍士翼千戶、漳州新翼萬戶。十三年福安賊康子政圍福州,勢甚危,帥憲兩府請援,公率兵千,遵海兼程,徑薄城下。賊觸箭,愕曰:“此漳州羅萬戶軍也。”相與駭散,圍解,奏授黃金印符。其後,安溪賊李大等焚柳營江,陷長泰等縣,南勝賊夏山虎攻漳,長泰龍溪賊相繼竊發,南勝賊李國祥挾潮賊王猛虎等陷南紹,屯府天完將林國庸又攻漳之近縣,漳浦賊陳世民自號秦王、陷漳浦,近地群盜如毛,連嵗竝起,皆陷城殃民,勢大猖獗。公督師征討,或遣將勦除,悉削平之。元以公為漳州總管,子安賓襲萬戶職,累功拜福建行省參知政事兼守漳州。二十二年,明太祖方為吳國公已克洪州、江西行省平章朵列不花分省。廣州潮賊金榮殺之以叛,公遣同知劉文遠入潮宣諭,盡獻所獲印符。潮瀕海,民苦蜒(= ?)艘掠,公檄同知劉君玉以舟師勦平之。番夷慕化,浮海受約束,順帝嘉之,轉資政大夫陞本省右丞兼廣東道宣慰司,都元帥仍守漳州,尋命與江西右丞迭理必實合兵復潮。潮賊陳國珍合紅巾賊拒守。公水陸並進,拔砦三十,追至潮陽,國珍遁入海,設伏襲殺之。先是梅州偽指揮倪蘭與潮賊相犄角,公版授義士侯召卿率鄉兵截執,悉降其眾。公擊賊專以設伏取勝,所製藥弩尤神,遠近讋服。暇則修文廟,慎獄訟,定財役,課農桑,節用度。漳始置屯田而無府署,漳泉鎮將嵗率兵耕穫,年終更代,甚為民病。公設屯田於南詔場,奏立漳州萬戶,府置千百戶,選吏給印,分田賜牛入耕。出戰軍無多取,民無遠輸,食足兵強,流離畢集,視漳為樂土焉。是時,元室微,疆土日蹙,貢財不入,公獨嵗遣僚佐具樓船,遵海運糧達燕京,並貢方物供國用。順帝解衣賜之,晋階光祿大夫,兼管內勸農防禦使,世襲漳州路總管柱國。晋國公自陳友定為福建參政,復汀州,威迫平章燕只不花所復郡縣倉庫悉據為家有。二十五年復敗吳將,胡深陛本省平章,益驕橫。友定本農家子,起傭伍,目不知書,及據有閩中諸郡,招致文學知名士置幕下,粗涉文史,頗習為五言小詩。威福自專,所屬違令輒承制誅竄。二十六年,公以書責之,曰:“足下為參政國之大臣也,汀州之復乃其職耳,可以功而自恣邪?燕只平章足下之僚長也,可以威而迫之邪?夫非其君命而得郡守者,人人皆得而誅之矣。今郡邑之長,君命也,固不可以加戮。百司之職,君授也,固不可以加竄。今足下視郡縣如室家,驅官僚如圉僕,擅廥廩如私藏,口雖為國,心實私家,跬步之際,真偽甚明。不知足下欲為郭子儀乎,抑為曹孟德乎?今又竊據全閩,背逆無道,不為君誅,將不爲天誅乎?”友定得書大怒,發兵攻漳。公遣將設伏俟諸江東險處,且誡曰:“慎勿輕移一步。”友定以兵攻海倉塞,陽言奪海州乘潮直下。千戶張石古違節制,悉兵赴之,友定兵遂渡柳營江。公逆戰馬歧山,敗績。友定兵進逼城下,環攻旬月,城中矢石俱盡,僅餘三日糧。父老泣請曰:“南北道梗,天子萬裏,孤城無援,破在旦夕,國事久去,元帥守此為誰乎?”公曰:“天子命我守此土,當與此土共存亡,豈可貪生畏死,舍義從賊哉!”顧謂夫人陳氏曰:“國亡身死,理之正也。友定兵雖強,吾義不可屈,當與決戰而死。”又曰:“勇者不顧身,忠者不顧家。今海內大盜,殺人父而子其子,戮人夫而妻其妻者夥矣。吾死汝可無死。”夫人泣對曰:“婦人之義,從一而終。夫既與國共存亡,妾必與夫同生死。”初公以失律誅百戶盧積,愛其子善徵驍勇,復置幕下,使領兵守北城,九月四日開門降。公巷戰死,長子安賓率兵馳救,眾散,自刎。壯士從公死者百餘人。夫人聞變投後園池中,二婢從,俱死之。公弟羅三任屯田萬戶,亦罵賊死。友定入城感公忠節,禁止殺掠。公之葬地,陳志、方志、銘與郎瑛類槁兩歧。據清乾隆一統志,公墓在龍溪縣西十裏雙路口。志銘云,公子八人六人殉難,惟第七子金剛相居龍溪,第八子添兒居南靖,皆有傳於後云。

丘復曰:“民國十七年,予任修長汀縣志,嘗步城南過羅坊,謁晋國公祠。偪仄數弓,湫隘殊甚。門帖‘氣吞陳友定;節比張睢陽’。詢何校長雨農,乃邑人楊潤手筆。龕塑公像,須髯脩偉,背稍僂,容色憔悴,殆盡瘁國事根於心,見於貌。與元史不為公立傳,明史節公書於友定傳中,賴有陳志、方志、銘、郎瑛類槁敍述頗詳,因更証之史書,參以故老聞聞,而為歧此傳。嗟呼!公以一介書生,仗義奮發,提兵廿餘年。爵位上公出則執銳披堅,與士卒同甘苦,入則勸農恤獄使,閭閻無怨咨,雖值亂世,而漳號樂土,豈不偉哉!夫胡元入主中夏,律以種族之辨,固為世讐。然食人祿者死人事。公規陳氏之失,忠言逆耳,不德反讐,卒之守將違其節制,門卒啟其管鑰,一門之內,父子兄弟夫婦婢僕同就大義。凜凜乎!與日月爭光,冰霜比烈可也!

二、明饒州知府上杭劉公補傳

明洪武六年罷科舉,别令有司察舉賢才德行為首、文藝次之,其目凡八。至十七年復舊,而薦舉之法並行不廢。吾杭胡先生時丘先生子瞻,皆科舉罷後邑侯劉亨薦達京師,出任訓導。胡先生所舉何科志,傳未載。丘先生則耆德明經,杭永兩志互異,皆不列八目中,惟劉公秀實以孝廉任饒州知府,在八目第五所謂“不次擢用”者也。據其族譜,洪武間舉孝廉,當必在罷科舉十年之內,與二先生同時薦達。二先生舊志有傳,公獨闕如。爰據丘先生鵬如重修大陂記,參以鐠系,補作此傳。

劉公秀實,字乘時,號文敬(據大陂山墓道),上杭官田人(據重修大陂記)。洪武間舉孝廉,運糧入京,帝見其容貌俊秀,改今名。初任四川順慶府知府,復任江西饒州府知府(據官田劉氏鐠、上杭縣志,薦舉僅載饒州,不載順慶及改名),所居鄉土地平衍,田多水少,為耕者病,舊名乾田。永樂間公自饒州歸,於鄉之上游數裏許,高築大陂,堰澗水之注溪者繞於溪之右畔,溉田五百餘畝,溝圳長八百餘丈。又於陂之左右多植樹木,以備修舉毀圮之用。田乃有秋,由是始名乾田為官田(明丘鵬如《重修大陂記》,見縣志《藝文》),而地以陂名,山亦名大陂山焉,鄉民世利賴之。

論曰:國家求才,無論何途,必有人才出焉。考《明史》選舉志,明初罷科舉而行薦舉,其目,曰聰明正直,曰賢良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廉,曰秀才,曰人才,曰耆民,皆禮遣京師,不次擢用。劉公膺薦任知府,信乎?不次擢用矣。而志書缺略,政績無聞,觀其致政歸田,尚懇懇為地方興水利,在官必非漫無建白可知也。舊志不為公立傳,致使文獻無徵。夫一官歸裏,欺淩鄉黨之輩,固不足齒;而列在志傳,實惠及民利,被百世求,如公者,亦能有幾人?予居距公鄉十五裏,去公之世已五百餘年,嵗時祭墓過大陂山下,慨慕流風,輒徘徊而不能去。居民相傳:洪水破陂,從事修築,工竣行水,陂或滲漏,必以禮延公子孫,略加手築,其漏立止。語近神異,然亦足見鄉民之感公深矣。禮所謂鄉先生歿而可祭於社者,非公其誰與歸?

往年修纂縣志,采公及周永定、龔濟甫入義行傳,三人皆明永樂時人也。今志事中輟,然周有曾宜勉《駟馬橋記》,龔有程邁南《津義渡碑記》,專記其事,載在藝文志。至公築大陂,雖有丘鵬如《重修大陂記》,不過附著其中,無以表見。特為補傳,以示後人。自注。

三、明武略將軍賴公傳 孫榮華 玄孫其勳

吾杭武功彪炳,萃於一門,內平山賊,外禦海寇,致命遂志,奮不顧身,若賴武略將軍三世戰歿,洵足尚已。惜無龍門史筆,為之表彰,東爪西鱗,紀載簡略,不足描寫其戰績,以激發人之志節,誠為憾事。不揣湔薄,取舊志各傳最而錄之,旁采他書,略倣世家之例,非敢求勝前人,聊不沒累世忠烈云爾。

武略將軍賴公思智,上杭溪南裏人,居古鎮。明弘治間,統民兵勦禦屢有功,正德四年僉事茹鑾給以冠帶(《上杭縣志•勇烈傳》)。是時廣東之平遠、鎮平皆未設縣(《明史•地理志》),武平之巌前尚未築城(《汀州府志》、《杭志》兵防),程鄉縣石骨砦(按即平遠之石窟都,後分設鎮平縣程鄉,即今梅縣)、松源等處盜發,程鄉人李四子乘機結黨,倡言平糶(《杭志•寇變》),搶奪貨物。一時烏合之眾,聞風蝟起,江閩廣三省交界山谷間,聚徒數千,流劫鄉村,攻陷建寧、寧化、石城、萬安諸縣,支解平民,捉擒官吏,僭號稱王(《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二,廣東七),杭邑罹害尤甚(《杭志•寇變》)。福建鎮巡等官請征之,於是以都禦史周南巡撫四省諸郡。南至,密調集兵糧,剋期於七年正月甲子,江西兵從安遠入,廣東兵從程鄉入,福建兵從武平入(《郡國利病書》),會三省官軍駐縣,四面把截(《杭志•寇變》)。武平掛阬等處賊首吳顯、曾惟茂等聚眾劫殺,三司調遣公統兵擣巢,所至先登斬首二百四十有九級,賊散走,公乘勝進兵伏發,被賊支解(《杭志•勇烈》)。三省官兵搗其巢,擒斬李四子等,招撫脅從,餘黨乃散(《杭志•寇變》)。捷聞頒賞有差(《郡國利病書》)。九年,巡按禦史胡文靜具奏敕贈公武略將軍,建祠以祀(《杭志•勇烈》)。祠在縣東鎮東街之南(《杭志•建置》)。蔭其子楷為本所世襲百戶(《杭志•勇烈》)。上杭自天順六年李宗政作亂,明年寇平(《杭志•寇變》),巡按禦史伍驥奏設上杭守禦千戶所(《杭志•名宦》),今乃以公子孫世襲本所百戶焉。

楷以正德十二年襲本所百戶(《杭志•職官》)。十四年六月寧王宸濠反於江西,虔撫王公守仁徵兵,勤王檄道募兵,策應分巡。兵備道週期雍就縣募民兵五千,分委指揮劉欽、永定知縣邢瑄統率赴義。先各省而至,王公嘉之,會寧逆成擒,犒賞令還(《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七别錄九)。是時,楷甫襲職撫,當必慷慨赴義,預勤王之師志,以寧逆成擒,無功可紀,略而不書,末由考證。嘉靖九年卒於官,子榮華襲(《杭志•職官》)。

忠勇公榮華(《府志》誤作世華),武略將軍之孫,嘉靖九年襲百戶職(《杭志•職官》)。三十三年倭賊犯嘉善,圍嘉興,劫秀水歸安。副使陳宗夔戰不利(《明史•張經傳》下接“百戶賴榮華中礟死”),會榮華統縞兵六百人至鼓,行直前賊卻歛兵登舟,榮華乘勝薄之,中礮死(夏燮《明鑑》)。先是倭寇,浙江總戎徵兵於閩,榮華奉調守禦,嘉善縣倭突至(按《明鑑》,據胡宗憲勘上嘉湖禦寇功罪,原奏榮華之死,即在倭寇嘉興流劫秀水歸安時,而云“副使陳宗夔、都指捍劉恩戰不利,會百戶賴榮華統福兵至”云云,與杭志所云“奉調守禦嘉善縣”者微異),枵腹接戰,斬獲數級,别部皆觀望自保,榮華孤軍衝突,為伏礮所中,墜水死。事聞,賜謚忠勇,陞副千戶(《杭志•勇烈》)。三十六年,僉事王時槐奏請建祠於縣北舊學之右(《杭志•建置》。楊瀾《臨汀彚攷》云:嘉善縣祠祀之名作“賴恩”),蔭其弟榮貴(《杭志•勇烈》)。榮貴以三十八年蔭。萬曆六年,榮華子宗仁仍襲百戶職,傳子其勳(《杭志•職官》)。

其勳,武略將軍玄孫,忠勇公之孫,萬曆末年襲職(《杭志•職官》)。天啟六年,朱公大典以分巡副使駐杭,頻嵗饑饉,慮奸民易致竊發餘軌,引其勳及指揮李鐸等訓習兵法,軍容整肅(《杭志•名宦》)。崇禎四年,平遠賊鍾淩秀聚千眾於連子山、銅鼓嶂,出劫上杭、武平、長汀、瑞金諸縣境,官軍屢戰不利。九月,巡撫熊文燦駐縣,檄參將鄭芝龍弟守備鄭芝虎剿之(《杭志•寇變》)。芝龍追賊至石骨砦,淩秀率賊二百受撫(《汀州府志》、《寧化縣志》)。五年二月,淩秀弟復秀復叛(《杭志•勇烈》),聚黨五百餘人(《杭志•寇變》),焚掠藍屋驛(《汀志》、《寧志》),據綠水潭,毒民益甚。巡道顧元鏡檄其勳與把總許勝同進剿,其勳先入江尾溪(按《杭志•寇變》作“高毛溪”,《職官志》云“戰死迴龍”,是地當近迴龍也),勝兵觀望不為援(《杭志•勇烈》),勝營中俄發一礮(《杭志•寇變》),賊黨分兩翼截乏之(《杭志•勇烈》),其勳孤軍無援(《杭志•寇變》),血戰死(《杭志•勇烈》)。六年,知縣陳正中建祠於縣北北門街祀之(《杭志•建置》)。子天球襲(《杭志•職官》),訖於明亡。

論曰:賴氏自武略將軍崛起,捍衛鄉邦,以死勤事朝廷,嘉之世襲,與國相終始。子孫亦代著忠勳,不隕先烈忠勇。公繼起,而武略有孫矣。江尾溪之役,而忠勇又有孫矣。唐《荊川武編》盛稱福建賴家兵,威名久著,忠烈萃於一門,不其壯哉!吾獨恨吾國數千年來,國事之敗壞,賊亂之延長,皆由統兵將率,不念袍澤之義,徒觀望自保,坐視忠勇之士血飛肉薄,孤軍無援,陷絕地而莫之恤,覆轍相循,古今同慨。究之,苟延殘喘,寧有幾時?而其袖手作壁上觀者,適以成斯人之忠節,抑何愚歟?考李世熊寧化志云:“時惟三塗賊最強,其犯汀郡者即此夥,戚公繼光招撫之至松江,平倭有功首領賴某授上杭世襲百戶。”噫,傎矣!夫平倭有功即忠勇公,先世以武略戰歿,世襲百戶,遠在正德九年,戚公尚未嗣職,何有招撫之事?明制縣分若干裏,裏有圖,圖有甲。成化中分設永定割溪南裏,屬之第三圖在溪北,與來蘇接壤,仍屬上杭三圖者乃裏圖之稱,字不作“塗”,非地名也。嘉靖二十年溪南三圖賊楊世聰、王五等劫長汀境。二十四年溪南盜張文政、朱子猴、張日洪、葛日旺等寇,江西贛州志載鑿然,何得謂犯汀州者即此夥?寒支先生,汀人中號稱留心文獻熟悉汀事者,指鹿為馬,誣蔑忠烈,是不可以不辨也。又《寧化志》“其勳戰死”之下别有“賴明詔亦陷陣死”一條,自注“賴頗負時名,巡道朱大典嘗亟獎之,令其帶兵防海,庚午入援京師,其祖即平倭立功者”,攷之府縣志均不載。所云“其祖平倭立功”,則忠勇公孫,而“巡道朱大典亟獎之”者,其勳也,傳聞舛誤,決然無疑。惟鍾淩秀之亂,前其勳一年戰死高梧者,賴氏尚有二人,曰賴思養,曰賴君選,知縣陳正中俱立祠以祀,二人皆在城裏人,非武略子孫。因辨正寧志類記傳末,以“見有明一代吾杭賴氏固多忠烈”云。

四、明嚴州知府前大理寺副長汀郝公傳

汀城龍山之麓有雙忠祠焉,祀明郝公鳳升、周公之蕃。民國十七年,予初入謁,疑其不類。既訪之故老,始悉周公詭詞代主就義之地曰救駕坪,在祠下,而郝公故居則在祠附近,或曰祠即郝公故居,故合祀焉。《明史》不為二公立傳,予曩嘗為周公補傳,郝公則府志《藝文》載鄒守益《孝子傳》、周敘《忠臣傳》,《長志•名臣》兩傳並載,不加翦裁。今本之參以各書而為此傳。

郝公鳳升,字瑞卿,居汀城龍山之麓,世稱九龍先生。先世以軍籍隸汀州衛,遂為長汀人。生而秀穎奇特,年十三補弟子員。郡守吳公文度雅器重之,對客輒呼為“小友”。弘治中,虔臺初設,大捕賊,檻車過汀,贈君性嚴正,遇諸塗,唾罵之,賊識姓名而去。越五日,虔臺飛檄索賊,吳公方速客不至召公至,出句云:“酒美花香,主意卻嫌來客少;”公應聲曰:“天空雲靜,月明何必用星多。”吳公拊掌絕倒,既而開捕賊姓名則贈公也,吳公錯愕,然以法嚴,莫能救贈公,慷慨就囚,曰:“賊實殺我惟口,賊不能殺我惟天,予素剛愎,以罹此禍。”遂行,公業裹糧先三日走贛,謁虔臺時方征湖賊,公跪水濱呼冤。虔臺命左右掖之進,旋目左右退,呼從官給筆劄,俄大呼曰:“冤乎?有子千里駒,而父行劫者哉?”立命虔州劉守曰:“信如孺子言,賊必不悉其父狀貌,汝其飾役以進,詰朝予將鞠之。”守如言械以進,虔臺詰賊酋曰:“械繫之囚,得無誤乎?”賊酋曰:“無誤。”再三詰,如初。乃大罵曰:“此係臺中厠役,彼長髯骨立。於側者乃郝某也,面孔且不識他,於何有賊?”遂伏誅。同時誣攀者七人俱得釋,人比之漢緹縈年十三上書救父云。正德六年成進士,授大理寺評事,逆瑾雖誅,政權仍在錢寧張銳等掌握,毒流縉紳,投繫詔獄無虛日。公仁心為質,廷中稱平號郝鉄筆進寺副。十四年武宗自扁頭關幸榆林,公引土木之變,留駕忤旨,下錦衣獄。旋釋出。三月下詔南巡時,寧王宸濠在南昌,久蓄異謀,伺隙而動,內外以為憂,大臣科道交諫不聼。公與寺正周敘等十六人連名疏諫,武宗震怒,詔於午門外,廷杖四十。員外睦震、評事林公黼等十餘人皆死杖下。公與敘血肉淋漓,幸不死,再下錦衣獄,謫都察院。照磨車駕竟不出,皆公等切諫之力焉。明年告疾終養,又明年武宗崩,世宗入詔,大統臺院部寺交薦,公以骨折不任,拜跪辭朝,議如汲黯。故事強起臥治,外補嚴州知府。閱五月入覲,至瓜洲棒創口裂,血出不止,乃北面稽首曰:“臣生無以報稱陛下矣。”遂歸未幾,竟以創卒。子沅汶溱,孫華斗、華箕、華台皆以貢官訓導,華箕歷宰興山、巴東,守天門鎮,卒與公俱祀鄉賢。長志尚華庚以貢丞金壇,華翼以貢官教授,未詳所出,必公諸孫一門濟濟矣。近已式微。公墓在汀城西關外,長邑公局嵗為祭掃。所著《九龍詩刻》,茅坤曾為之序,今已不存世。傳和沈日休《梅花百詠》非其至者。予從《長志》搜得文一(《郡守邵公修治隘嶺道路記》,見《闗隘》),詩一(《題北山樓》,見《山川》),其附溱《傳》末三詩,《汀南廑存》輯錄更全。選《梅花詩》外得詩十二(《聖駕入城》一首,《寄黃、伍、胡三友》一首,《和李義山無題》五首,《再和》五首),《上杭縣志》得詩六(《掛袍山》,《三摺水》,《水西渡》,《駟馬橋》,《游南塔寺》,《美女峰》,見舊志《藝文》),而《掛袍山》詩尤兀傲不群,為公傑作,擬輯之並鄒、周兩傳、茅序為九龍賸稿。

丘復曰:昔人有言,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觀於郝公,豈不諒哉!《明史》雖未立傳,然於諫南巡諸臣,許其非居言路而竄謫,死亡相繼,恐後要其抵觸權倖,指斥乘輿,皆切安危,至計公名在焉。邑人楊瀾言,鄒、周正人君子而為之傳,公之為孝子、為忠臣也,信矣!予考鄒、周皆與公同時,鄒傳稱“虔臺王公”,按文成平漳寇過汀在正德十二年,公成進士久矣。《明史•周南傳》稱“巡撫之設自南始”,在正德四年,亦未詳審。據談愷《虔臺續志》(《郡國利病書》引),虔臺之設自弘治八年,就任陛廣東左布政金澤為巡撫(上杭寇變志同),核與吳公守汀時代為合,疑虔臺為金公,非王公,傳寫偶誤,故定為弘治中,但稱虔臺,不必巡撫親臨也。周傳言公“告疾終養,年五十三尚未有子”,一嵗生子三,為忠臣之驗,未免與事實剌謬,即終養年歲亦疑在四十前後,姑闕焉。

五、明淮撫前福建副使分巡漳前道金華朱公别傳

《鮚琦亭外集》明文:華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淮撫金華朱公事狀,自以野史流傳所記,公事皆謬。吳祥農於公有戚屬,所作傳尚不可據,特作事狀正之。顧於公,以分巡漳南道駐上杭,調福寧去,絕不敘及,未免疏漏。茲就公駐杭事蹟别為之傳,遺愛在民,亦古之循吏也。公名大典,字延之,一字未孩,浙江金華人。天啟二年進士,入為給事中。疏忤魏,鐺外補。六年三月以福建副使分巡漳南道,來駐吾杭。是年春,大雪積二尺餘。民方以為有秋之兆,入夏淫雨,田禾淹沒,民乏食,上游又遏糴,米價騰湧。知縣吳侯南灝盡發倉穀,以振不足。公捐俸助之,復遣弁赴贛告糴。旬日之間,商販麕集,饑民以蘇。公慮頻年饑饉,奸民易於扇動,初分巡之設始於成化六年,至二十三年始專駐杭,原兼兵備名。公曰:“整軍經武,吾之責也。有備無患,國之經也。”乃日引中軍守備李鐸、百戶賴其勳等教以兵法,勗以忠義,軍容整肅。公去而流賊果嘯聚,四出劫掠。邑賴有備,得以安堵。崇楨元年,鐸從知縣吳公勦象洞死於陣。四年,鍾淩秀弟鍾復秀復叛江尾溪之役,其勳孤軍無援,血戰而死,皆遵公教也。公關心民瘼,多所建設,以街市溝渠壅塞疏之,以洩汙穢,又築瀨溪隄,建三元嶺塔,造城西羅星,雖未免惑術家言,然苟利於民,無不戮力為之,愛民之心,固不可沒也。在杭一年,調福寧去,民建祠城西駟門內,肖公像以祀,並醵田贍僧、供香火焉。崇禎八年開徵辟科,公任淮撫,薦吾杭劉公廷標,時方以賕賂為上下,就試得縣佐,劉公拂衣歸。公遺書曰:“當路以賢士戯,是以人國戲也?君胡不破崖岸為之,就塵中轉輪,垤中旋馬,使知天下有不可戯之士乎?”劉公乃就選歷官雲南永昌連判,攝府事,殉國難。足見公所至物色人材而忠義之誠,尤相感者微矣。公殉節金華,事狀所載與《謏聞讀筆》互有詳略,《謏聞》記:“公守金華與閻典史守江陰同,清兵攻圍數月,被殺無算,清驅掠難民填土與城齊,馳騎而上,已登城矣。公穴隧道數十,實以火藥,火發,清兵所傷又數千。公知不可守,闔城縱火,男婦同盡。予過金華,其中人猶能詳言之。”又云:“閩中浦城之守亦然,城破,自焚如金華,聞清精甲勁兵幾盡於三處,言之輒色變云。箸者為明遺臣,予從其書考得,其人為金陵人,居東城,名怡,自號剌和尚,北都曾官鴻臚或錦衣衛,與周亮工善。先世有謚莊節者,莫得其姓其人,曾親至公殉節之地,詢之土人,當為可信。”並附著之以廣異聞。(醴陵寧調元《太一叢話》卷三:“上元張瑤星寄身攝山僧舍,銷聲匿跡,樵爨自給,文人騷客往來茲山,舉不知山中有是人。崇禎間曾官錦衣,六十初度,所謂‘當年執戟侍明光,親見彤云捧玉皇’是也。原名在徵,更名怡,自號白雲道者,其先人可大官至登萊總兵,殉登州之難,賜謚壯節,疑即其人。”惟書中稱其“先世莊節”,而太一作“壯節”,當是印刷之誤,以總兵殉難謚“壯節”為允,著有《古鏡庵詩內外集》。)

六、前明汀州總兵官忠誠伯周公傳[1] (一九〇八、一九二九)

周公[2]之蕃,字長屏,南直隸睢寧人[3],或曰四川井研人。明季官汀州總兵,先是流氛孔熾[4],南邊蠢動。崇禎十六年九月,尤溪賊吳紹兄弟等聚衆陷閩清縣,焚劫縣治。福建提學道郭公之奇,以副憲攝臬司兵備督兵,一日夜行三百里至閩清。公與盛國政方為備總,偕署縣吳瑞昇徧察地方情形,分兵搜剿,斬賊首、賊夥(= ?)、偽軍師等一百二十八人,地方以平奸謀潛弭。紹宗[5]正位閩中,晋爵忠誠伯。隆武二年春[6],公自吉安歸,過瑞金,值田民聚眾圍城。公至,環請求撫,願合八鄉田民,可得八萬,自備糗糧,隨行援虔。公大喜,言之大司馬郭維經,田民受撫,公返汀。紹宗將由延平幸汀[7],命兵部職方司主事李魯先返汀辦屯練。職方至汀,警報賊首張恩選圍上杭。公與督師司理監王禮、汀守汪指南,以職方籍上杭,催令速赴杭解圍。瀕行,職方密白公曰:“大駕旦晚至,公其速整師旅扈駕踰嶺。倘上杭不守,則風聲遙沸,駕行又復次,切慮變生意外。魯今先解杭圍,即同扈駕而東。”蓋公誓死報國之誠,職方早微窺之,故獨以密語告公云。紹宗[5]以八月二十一日啟行,二十七日庚子[8]至汀。壬寅晦[9]昧爽,清[10]兵追躡至。百戶閔時守麗春門,流矢洞胸(= ?),死之。清[10]兵入城,紹宗倉卒[11]出行宮。公聞變,趨赴行在,遇勁騎數十,大聲自呼曰:“我即大明皇帝也[12]。”意欲詭詞脫主於難[13]。群矢集公身如蝟毛,遂遇害[14]。紹宗[5]被執於西門[15]趙家塘。時天氣尚炎熱,群屍多臭腐蟲出。公死五日,玉色瑩然。汀人葬之西門羅漢嶺。至今[16],汀人呼公殉國之地曰“救駕坪”。自後[17],或傳紹宗死於汀州,或傳未死[18],逃於粵界程鄉之五指石[19],今唐帝巖是其遺蹟。或云是别一唐王,襲用隆武年號,平遠侯謝上奎曾奉之起事[20],而閩粵交界如陰那、王壽諸山,往往傳隆武遺蹟,遺民思漢,故流傳至今,疑莫能辨焉。錢秉鐙《藏山閣集》有所聞作[21],云:“浪聞扶義稱銅馬,喜聽蒙塵是副車。”又《鄞江怨》詞云:“隆準奇姿人盡識,誰為紀信代君王。”自注:相傳有武臣代死,蓋遠道傳聞,尚未知即公所為也。

論曰:相傳明太祖鄱陽湖之戰,舟膠於淺,勢危甚。牙將韓成服太祖所禦冠服,自投於水。漢兵以太祖已死,攻稍緩。太祖得從容集援兵,轉敗為勝,成之力也。《明史》不為成立傳,《功臣表》及他傳亦僅言“戰歿”,後人遂疑為[22]附會。蓋史冊之缺略多矣。周公詭稱大明皇帝[23],用意與成同。身死五日,面瑩如玉[24],由其得天地之正氣也。《明史》[25]缺而不書,夏爕[26]《明鑑》始采公事蹪,言“扈王追及於汀州”[27],不知李職八月二日至汀,公即在汀,非追及可知。招撫田兵載《瑞金志》[28],於公有免有微詞。公志在恢復,一旦可得民軍八萬,安得不喜出望外,固不得以長亂責之也。夫紀信誑楚,漢業以昌;乃韓成用之,得脫太祖於難;公用之無救紹宗[5]之亡,興廢有數,天實命之,謂之何哉![29]

此傳作於紀元前四年,襍摭《汀州府志》、《燼餘集》、《仁恕堂筆記》、《寒支歲記》、《藏山閣集》而成。後得社友吳江柳棄疾寄示所作傳,定為南直隸睢寧縣風山鄉人。十七年秋承乏篡修《長汀縣志》,重遊瑞金,讀其邑志,得公招撫田兵一事。明年來潮,讀潮州耆舊《郭忠節集》,其《平尤溪賊》篇中又載與公同事。重理舊稿,分别加入。

[校註]

[1] 本文刊於《南社叢刻》第三集(原版本於1910年冬出版。影印本第1冊,275—277頁,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發行,1996 年4 月第1版),以下簡稱《南社叢刻》。

[2] 周公——《南社叢刻》作“公諱”。

[3] “南直隸”二句——《南社叢刻》作“莫詳何許人”。

[4] “先是”至“潛弭”十三句——《南社叢刻》闕如。

[5] 紹宗——《南社叢刻》作“思文”。

[6] “隆武”至“公返汀”十四句——《南社叢刻》闕如。

[7] “紹宗”句——《南社叢刻》作“思文將由延平趨汀”。

[8] 庚子——《南社叢刻》闕如。

[9] 晦——《南社叢刻》闕如。

[10] 清——《南社叢刻》作“北”。

[11] 紹宗倉卒——《南社叢刻》作“思文倉皇”。

[12] “我即”句——《南社叢刻》作“我即唐王”。

[13] 難——“難”字後《南社叢刻》尚有“也”字。

[14] 遇害——《南社叢刻》作“死”。

[15] 西門——《南社叢刻》闕如。

[16] “至今”二句——《南社叢刻》闕如。

[17] “自後”二句——《南社叢刻》作“自公之死,或傳思文死於汀州”。

[18] “或傳未死”——《南社叢刻》作“或傳思文實未死”。

[19] 石——《南社叢刻》作“山”。

[20] “平遠侯”六句——《南社叢刻》作“平遠侯謝某曾奉之起事,至今疑莫能辨焉”。

[21] “錢秉鐙”十一句——《南社叢刻》作“錢田間秉鐙作《鄞江怨》詞,有云:‘隆準奇姿人盡識,誰為紀信代君王。’自注:相傳有武臣代死,蓋未知即公所為也”。

[22] 為——《南社叢刻》作“其事出於”。

[23] 大明皇帝——《南社叢刻》作“唐王”。

[24] 面瑩如玉——《南社叢刻》作“面色如生”。

[25] 《明史》——《南社叢刻》作“乃《明史》及《輯覽》皆”。

[26] 夏爕——《南社叢刻》作“近人編”。

[27] “言”四句——《南社叢刻》作“言‘扈王追及於汀州,巷戰死。’不知公實汀州總兵官,非追及”。

[28] “招撫”六句——《南社叢刻》作“而詭詞救主一節,亦終不宜泯没”。

[29] 《南社叢刻》至此結束。

七、劉節愍公弟廷樞補傳[1]

公諱廷樞,失其字號,上杭人。前明劉節愍公廷標弟也。節愍殉節雲南永昌通判,事具《明史》。公隨兄至永昌[2]。節愍殉難後,為殯殮其屍。賊脅以官,抗志不屈。後值兵亂,撫掌呼曰:“吾與兄何可二其行也?”先殺其幼子,與妻張氏自縊死。《明史》云:“孫可望入雲南,廷標攝府事,王運開攝監司。方發兵守瀾滄,而天波府[3]遣子納款,諭兩人以印往。兩人堅不予,各遣家人走騰越。及兩人殉節,兩家子弟自騰越來奔喪,厝畢復返。可望等重兩人死節,求其後,或以運開弟運閎對。行至潞江,躍入江死。”而不及廷樞。郡邑志亦失載。今從乾隆[4]《一統志•雲南永昌名宦傳》采出,以補志乘之缺焉。

論曰:兄弟二其行者多矣。文[5]山大節彪炳古今,其弟文溪乃降於元,禽跖異行[6]。公獨收兄遺屍而殯殮之,卒抗賊不屈[7],從兄以死。不其難哉[8]!獨是廷樞[9]與運閎,自從兄以至殉節,事無不同,運閎得附名於史,公獨闕[10]焉。寒支老人搜羅忠義,不遺餘力,作[11]節愍墓表,詳[12]及其子之謙殉難事,獨[13]不及公。邑士大夫[14]至無有能舉其名者,豈非[15]名之傳不傳,固有幸不幸[16]耶?昔城父令姚訚與張、許二公嬰城拒守[17],死節睢陽,二公血食千秋,流傳不替,訚獨湮沒無聞。後人[18]幾不知睢陽城中有姚侍郎其人者,是實有不幸矣。夫忠義之氣,亙古為昭,史冊所載,凜凜有生氣。讀其書者,尚知感憤,況鄉先生大節,顧可任其湮沒不彰哉!

[校註]

[1] 本文刊於《南社叢刻》第三集(原版本於1910年冬出版。影印本第1冊,277—278頁,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發行,1996 年4 月第1版),以下簡稱《南社叢刻》。本文被收入《南社叢選•文選•卷四•荷公文選》(胡朴安選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143-144頁。原版本1924年上海國學社出版),以下簡稱《南社叢選》。

[2] 昌——《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明”,誤。

[3] 天波府——《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沐天波將”。

[4] 乾隆——《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闕如。

[5] 文——《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文文”,其一“文”似為衍字。

[6] 禽跖異行——《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其他禽跖異行者,更無論也”。

[7] “卒抗賊”二句——《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抗賊不屈,卒從兄以死”。

[8] 不其難哉——《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嗚呼難已”。

[9] 廷樞——《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公”。

[10] 闕——《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缺”。

[11] 作——《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所作”。

[12] 詳——《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並詳”。

[13] 獨——《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而獨”,且在此句之前有夾注:“文采入郡志,按:之謙即節愍長子,考《燼餘集•家狀》,節愍次子為之為,李職方婿。或云‘之謙’當作‘謙之’,未知是否”。

[14] 邑士大夫——《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郡邑士夫”。

[15] 豈非——《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豈”。

[16] 不幸——《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有不幸”。

[17] “昔城”五句——《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昔城父令姚訚與張、許二公同死睢陽,二公流傳千古,而訚獨否”。

[18] 人——《南社叢刻》與《南社叢選》作“世”。

八、明季忠義上杭兩丘溫吳四先生事略

明隆武二年八月壬寅晦,紹宗襄皇帝蒙塵汀州,越五日哀音至上杭,李職方先生魯殉國於道署前。其時,鄒本初先生宗善,以諸生痛哭明倫堂,歸密書衣裾自縊死。寧化李寒支先生作《職方家傳》附見焉。論末言:“屈原云,不圖去斯得兩男子?”嗚呼!汀遂有兩男子哉,傾倒至矣。雖然吾杭於時實不止兩男子,何況於汀。來蘇丘先生夢彩,字熊生,崇禎末知縣羅公萬藻拔第一入邑庠,聞汀陷時,時哭失聲,一日攜書數卷飄然去,莫知所終。從兄士麟,年十二補邑庠。又在城溫夢良字星郎,年十三為諸生,國變後皆遯跡荒山,鬱鬱以死。吳先生士楫,字岸濟,國變後志在請纓,不幸閩疆,盡覆慷慨,露於語言,為族讐構斃邑獄。是四先生者,其死不同,而為明而死,則同,皆無媿於李、鄒兩先生者也。據寒支先生自書《嵗紀》,崇禎二年遊潮陽,歸過杭,得交劉公廷標與溫、吳兩先生。寒支初集有《答溫先生書贈》,吳先生序其後。劉公殉節雲南永昌通判,《明史》列忠義傳,兩先生見重,於寒支以得交為幸。平日志同道合,氣即相孚可知。兩丘與溫先生俱載邑舊志,而吳先生死尤慘,竟泯焉。幸於寒支贈序附注中得之,亦有所諱,而不得其詳,予故亟表出之而為之三歎也!予嘗以志書忌諱類多不傳,傳者亦略。即如職方、永昌兩先生,皆寥寥數行,幸賴寒支為之紀述乃大著。其他無人掇拾,殘佚湮滅不傳者,亦復何限?予讀家東山先生所為《溫天咫<半舫齋詩集>序》,稱乃祖丌(= ?)庵先生負忠孝大節,博雅沈雄,過目成誦,人比之張茂先,遭逢鼎革,深自韜晦,是丌庵先生當亦有明遺民而名不得而考矣。又聞豐朗劉先生丹,字馨史,明季廩生,國變後,坐臥一樓,足不下樓者三十年,年七十餘卒,紀載湮沒,亦可傷已。然諸先生身列膠庠,抱故國之戚,不事二姓,甘以身殉,以彰三百年養士之報,固應爾爾,而東山先生所記館豎子李氏事,則尤卑絕焉。館豎子隨諸生至郡,夜出見通衢演祟禎劇,泣涔涔下,恐人以為笑,則面壁揜袂,且拭且觀。既歸,寢猶蒙被欷覷不自禁。諸生屢呼不對,拊牀疾呼,乃放聲哭曰:“嗚呼!皇帝死矣。”諸生啞然。晨起,有笑之者正色對曰:“吾聞君親師一也,皇帝死矣,忍弗哭邪。”於是又皆憐而義之。嗚呼!若館豎子李氏者,不又一奇男子哉!予故附諸四先生後,以廣其傳。

九、明季熊禦史傳補

熊公興麟,以禦史奉永曆帝命巡按湖廣,堅貞大節,家東山先生作傳,備極詳核。予讀公年八十五自述,竊謂尚有一二應入傳中者。疑當時有所諱而不敢書,乃援昌黎張中丞傳後敍例補之。永曆二年戊子為清順治五年,永定版圖入清已二載,公羈拘辰陽家中,人居豬媽櫻,不肯順清為奸民,告訐知縣趙廷標會同游擊賀國相、高良貴發兵圍之,樓破,闔門百餘人焚殺殆盡。公兄九明、弟立宇、生員熊亦楚、鍾麟均殉焉。公父母以年老獲釋,乃籍沒公田產屋宇,一門忠義,甘殉先朝,非所謂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者歟。公自述分二十節,都萬餘言,其要語曰:“予生不逢辰,艱難鼎革。開天地以來,一見於元,再見於清,半生功名,登一甲榜,誓志不仕二姓。長臥東山,獨寐寤言。憤衣冠之倒置,恥犬羊之同群。與木石居,與鹿豕遊,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時而飲酒財詩,以瀝血陳情;時而含飴弄孫,以忘憂度日。謝疊山,卻聘書,求為宋處士足矣。”公之滿胸悲憤,言之沈痛,如是傳云。公所箸《素園詩歌》,悉清新雅健,歸於和平。予又疑東山未讀公詩,公《贈社友張聚九》云:“讀書尊節義,豈為奇窮遷。厭亂天難信,憂時性自然。血枯心不死,氣養骨尤堅。古道於今少,我懷君獨賢。”《感憤》云:“猶憶生來頗激昂,於今瑣尾自心傷。炎涼世態能銷骨,反覆人情怕冷腸。髮可衝冠無奈短,髯雖如戟(= ?)苦難長。天公老去青黃混,我輩空餘白眼狂。”《揚子江中望金陵》云:“南流飛棹月星橫,舊恨新愁那處鳴。楚水江騰無靜浪,吳山風怒盡悽聲。遙思採石人何在?遠拜孝陵淚欲盈盈。故國河山非昔日,休逢父老問前情。”《又謁皇陵》云:“不識獻靈哀痛否,微臣遙拜淚盈盈。”是豈和平之音乎?尚有《不仕》、《婦不嫁》等篇,為公述志之作。《至中秋不見月》云:“安得知微開積晦,普天復見舊嬋娟。”不忘故國之情,隨在流露,東山特諱而不敢質言耳,非公詩定評也。公詩定評,惟公自言,瀝血陳情,足以當之。又王船山先生撰《永曆實錄》,列公於死節傳上。船山晦遁荒山,傳聞異辭在所不免。如公籍福建而曰四川,巡按湖廣而曰貴州,被執辰州而曰黔陽,同執為李廣生而曰李芳先,統兵為恭智淮三王而曰孔有德,解至武昌曾一度至燕而曰常德,全傳敍述幾無一合公之大節,在羈禁辰州,緜歷七載,坐臥一破屋,臭穢不堪,威逼利餌,百折不回,卒以完節終。公非不能死也,一死非難,瀕萬死而不變其節,為尤難。明季永定詹、熊二公皆生湖雷,人以比宋季文、謝二公云。詹公名天顏,詳寒支集《詹大中丞傳》。《明史》附《樊一蘅傳》誤為龍巌人,以湖雷舊為龍巌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