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41次点击|9次点赞

赞一下

微信图片_20250617153743.jpg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练建安(《台港文学选刊》主编)

尊敬的主席,尊敬的各位文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应邀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学论坛。根据会议安排,由我汇报《台港文学选刊》的有关工作。

《台港文学选刊》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文学期刊,创办于19849月。由福建省文联主管主办,《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编辑出版。创刊伊始,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先生特撰文《窗口与纽带》对刊物寄予厚望。十多年来,全体办刊人员勤勤恳恳,始终以“瞪望台港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为办刊宗旨,先后介绍了约2100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的8500多万字的作品,最高发行量曾达每期40余万册。所选作品大量被国内刊物转载。

2009年,《台港文学选刊》在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选中,再次获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这是《台港文学选刊》连续三届荣获此项称号。同时,多次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福建省一级期刊。此外,多次荣登龙源期刊网中文期刊网阅读百强排行榜

1988年,《台港文学选刊》与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合湾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福建省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该会系国内第一家本学科领域的省级学术团体,本刊为该研究会依托单位,与研究会积极拓展研究领域,多次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先后举办了台湾文学研讨会、菲律宾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东南亚华文诗歌国际研讨会、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闽台作家座谈会、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等大型研讨与交流活动,在海内外华文作家、学者中产生重要影响。策划出版了《传承与拓展》《蕉风华韵》《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文集。

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并举,刊物负责人先后出访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并多次赴合湾、香港、澳门开展交流活动,借此推动了刊物的发展。近年来,《台港文学选刊》举办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闽台交流的活动,产生了良好影响。由刊物倡议发起的“海峡诗会”活动,以团圆和谐交流发展为宗旨,自2002年起已成功举办了10届,邀请对象有余光中、洛夫、席慕蓉、郑愁予等享誉海内外文坛的一批名家大师。系列活动中的余光中原乡行诗之为魔一一洛夫诗文朗诵会席慕蓉作品研讨会郑愁予文学讲座等,精彩纷呈海峡诗会业已成为两岸交流的文化品牌。

刊物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年来我们举办多次大型征文活动。如人与自然散文诗征文评奖活动,手拉手我们同行海峡两岸中小学征文评选活动,引起强烈反响。

2018年以来,《台港文学选刊》为16开,双月刊,每期232页,35万字,全彩色印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台港文学选刊》作品,在龙源期刊网、中文期刊网博看网等著名网站,阅读率大量上升,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在3万以上,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期刊”。2019年、2024年、2025年,《台港文学选刊》三次入选北京“中国精品期刊展”。

《台港文学选刊》开设了“特别推荐”、“散文随笔”、“华文诗会”、“华语文学论坛”、“微篇小说”、“闽籍作家译林”、“温故知新”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以2025年第2期为例,我们在特别推荐栏目中选载了徐仁修先生的《自然四季》4万字;在散文随笔栏目中,选载了朱振籓先生的《食家风范》;在闽籍作家译林栏目中,长期连载林语堂先生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苏东坡传》;在小说栏目中,选载了张大春先生的《离魂》系列小说,配发了主编评论文章;在华文文学论坛栏目中,首次发表了王觅博士对余光中先生的专访《中国作家要了解“两个传统”》;同时安排了王茹博士论文《琼瑶作品在大陆地区的传播》。在温故知新栏目中,连载蔡志忠先生编绘《大学·中庸》漫画,连载白先勇先生的细说《红楼梦》,配上精美的清代孙温《红楼梦》绘画。

2019年以来,《台港文学选刊》连续7年举办7届“祖国颂”世界华语文学作品征文活动,第7届活动正在进行之中。

征文活动大量的来稿中,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反映祖国山河之美,反映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反映祖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反映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给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连续7届的祖国颂世界华语文学作品征文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学习强国、中国作家网等各大网站,福建文艺界、福州晚报等报刊以及海外数十家华文传媒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成为热点新闻且持续长久。《台港文学选刊》选登其获奖作品,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祖国颂世界华语文学作品征文活动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这一光辉论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今年是《台港文学选刊》创刊四十周年,对于一家刊物而言,四秩华诞,正是奋发有为的青春年少。我们务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办好刊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作出新的更大的文化贡献。

谢谢大家!

2025615日·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