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陈兄谈投稿函(练建安)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22次点击|9次点赞

赞一下

360截图20241118211846341.jpg

致陈兄谈投稿函

家恬兄:

您好!

您推荐我听叶先生的投稿感言,我边散步边听,费了好些流量。值得。

以我三十八年的编写经验,认为那是大实话。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都说要换位思考,请听听一个老编辑的解释如何?由于敏感,只讲粗线条。

一是文学期刊由文学中心走向了边缘。文学,又是务虚,边缘。

二是当下作者发稿渠道特别多,融媒体、自媒体等等百花齐放。

三是文学期刊培养作者的“任务”不是硬性规定,至今大大消解。

四是文学期刊发行量锐减,生存困难重重,从业者受“内外”挤兑。

五是期刊经费不足、人手紧张,难以吸引一流人才加盟。

六是人口增长,期刊减少。写作者水平(含学历)提高且超过以往多倍,而文学期刊大量关门。

七是文学期刊的荣誉感下降导致从业者敬业精神动摇。

八是若文字犯错,则一票否决。待遇低,责任大。

上述,有重复之处,无数字支撑,未经严格论证。是我的感觉,与老朋友闲聊。

最后要举一个例子了:若是全国一万人投稿,每人每月发一篇稿子过来,你编辑部几个人,忙得过来吗?作者鼠标一点,连发群发,编辑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有时间逐字逐句看吗?如果没有,遗珠之憾肯定是难免的。

好作品是编辑饭碗里的好饭菜,谁会拒绝呢?若拒绝,一是没看到,二是看不出来,三是可能变质了。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编辑与作者,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都是普通人,互相理解就好了。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建安

2025年7月19日